第134节(1/2)
证件被拿起看了一会儿,再交还手里。
“你叫江蓠?”她感觉店主语气稍显惊喜,又很快回平,“名字真好。”
诚心诚意的夸奖是使人敞开心扉的最佳魔法。
职场菜鸟正愁不知怎么把开篇话聊得自然,一见来了机会便顺势谈趣道:“谢谢,您过奖了……这名字我爸妈当初翻遍字典都定不下来,最后是请我姥爷出马的——他当了几十年老中医,对草药什么的熟得很。”
“这样啊,寓意不错。”店主微笑着点点头,看了眼江蓠随身携带的行李箱,“我记得你之后还要赶飞机回去吧,不如我们早点开始?”
“那、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她领着江蓠上到书店二楼的私人空间。
猫猫原本也想跟来凑热闹,被主人柔声哄走:“时夕,我有点事要谈,你先自己去院子里玩玩,好吗?乖,下顿给你加餐……”
啊……好温柔。江蓠看到店主过分宠溺地挠了挠爱猫的小脑袋,不禁想。
会客的书房不阔不窄,正中恰容下一桌两椅。
“想喝点什么,咖啡还是茶?”待她入座,店主如此关切道。
“有饮料吗?”江蓠乖乖巧巧举起手,矜矜地说,“另外两种,我不太喝的惯。”
话一出口又觉不妥,怕自己要求太多惹人家不快:“额,其实,那两种也可以……”
不过她显然多虑了。
对方依然盈盈地笑着,并回敬了她一个“英雄所见略同”的眼神。
一分钟后,两瓶常温的橘子汽水呈上了桌——三月份春寒料峭,不宜喝冰的,伤胃。
“正式上课前,我能提个不情之请吗?”
闻言,江蓠紧张地握好纸笔:“前辈您说。”
眼前人捻着吸管翻搅玻璃瓶里漂浮的橙黄色气泡,笑容随心而动人,声若春和景明。
“等会儿不必用‘您’这个称呼。”
“叫我何夕就好。”
“查林街八十四号”去年夏天开张,采取传统实体店结合自媒体营销的运营模式,不瘟不火地在十八线小城蛰居了半年之久,直到一个月前店主在个人社交主页上发起了名为“心愿福利院”的特殊活动,这才掀起网上一波声势汹汹的探店潮,生意也连带着起色不少。
凡是线下购书的顾客,都可获赠一枚便签用来留下自己的愿望。书店负责登记许愿人的联络方式,并将心愿内容与一本所购书公布在官网首页,供有缘人领养。仅需几元手续费,就能体验一把“筑梦师”的身份,事成后更有许愿人同款书籍及回信作为谢礼,这般新奇的方式可谓巧妙地迎合了人们热衷于为未知与期待买单的心理。
有网友评论,说“查林街八十四号”就像个小型邮局,邮送缘分,投递善意,当真不负店名的典故。
江蓠早对这家特立独行的书店有所神往,毕竟店主可是曾与她同属一家公司,成绩斐然的大前辈。虽然人现在改行做独立经营,不再直接经手委托,但仍挂着银舟的特别顾问之名,会不时受托出山,指点指点后浪们。
何夕花费半日工夫授人以渔,期间还下厨做了一顿甜咖喱款待午餐。
码码齐写满几大张A4纸的笔记,再一瞧前辈借给自己翻阅的厚厚一册工作记录本,江蓠心里不由地生出了钦佩之情。
“何……前辈是因为什么契机,决心成为代理人的啊?”
她到底难为情,没敢直呼名讳。
何夕托着下巴作回想状,指间来回把玩着一片晒干的梧桐叶:“说来话长。俗套一点的原因是为了混口饭吃,非要深究的话……”
“因为有人送了我一次日落。”她弯弯眼睛,掩唇笑道,“这么说会奇怪吗?”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江蓠受了那么多实用的指教,这会儿已是完完全全的迷妹心态,看不得偶像自我否定。
“怎么会奇怪,很浪漫的好
“你叫江蓠?”她感觉店主语气稍显惊喜,又很快回平,“名字真好。”
诚心诚意的夸奖是使人敞开心扉的最佳魔法。
职场菜鸟正愁不知怎么把开篇话聊得自然,一见来了机会便顺势谈趣道:“谢谢,您过奖了……这名字我爸妈当初翻遍字典都定不下来,最后是请我姥爷出马的——他当了几十年老中医,对草药什么的熟得很。”
“这样啊,寓意不错。”店主微笑着点点头,看了眼江蓠随身携带的行李箱,“我记得你之后还要赶飞机回去吧,不如我们早点开始?”
“那、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她领着江蓠上到书店二楼的私人空间。
猫猫原本也想跟来凑热闹,被主人柔声哄走:“时夕,我有点事要谈,你先自己去院子里玩玩,好吗?乖,下顿给你加餐……”
啊……好温柔。江蓠看到店主过分宠溺地挠了挠爱猫的小脑袋,不禁想。
会客的书房不阔不窄,正中恰容下一桌两椅。
“想喝点什么,咖啡还是茶?”待她入座,店主如此关切道。
“有饮料吗?”江蓠乖乖巧巧举起手,矜矜地说,“另外两种,我不太喝的惯。”
话一出口又觉不妥,怕自己要求太多惹人家不快:“额,其实,那两种也可以……”
不过她显然多虑了。
对方依然盈盈地笑着,并回敬了她一个“英雄所见略同”的眼神。
一分钟后,两瓶常温的橘子汽水呈上了桌——三月份春寒料峭,不宜喝冰的,伤胃。
“正式上课前,我能提个不情之请吗?”
闻言,江蓠紧张地握好纸笔:“前辈您说。”
眼前人捻着吸管翻搅玻璃瓶里漂浮的橙黄色气泡,笑容随心而动人,声若春和景明。
“等会儿不必用‘您’这个称呼。”
“叫我何夕就好。”
“查林街八十四号”去年夏天开张,采取传统实体店结合自媒体营销的运营模式,不瘟不火地在十八线小城蛰居了半年之久,直到一个月前店主在个人社交主页上发起了名为“心愿福利院”的特殊活动,这才掀起网上一波声势汹汹的探店潮,生意也连带着起色不少。
凡是线下购书的顾客,都可获赠一枚便签用来留下自己的愿望。书店负责登记许愿人的联络方式,并将心愿内容与一本所购书公布在官网首页,供有缘人领养。仅需几元手续费,就能体验一把“筑梦师”的身份,事成后更有许愿人同款书籍及回信作为谢礼,这般新奇的方式可谓巧妙地迎合了人们热衷于为未知与期待买单的心理。
有网友评论,说“查林街八十四号”就像个小型邮局,邮送缘分,投递善意,当真不负店名的典故。
江蓠早对这家特立独行的书店有所神往,毕竟店主可是曾与她同属一家公司,成绩斐然的大前辈。虽然人现在改行做独立经营,不再直接经手委托,但仍挂着银舟的特别顾问之名,会不时受托出山,指点指点后浪们。
何夕花费半日工夫授人以渔,期间还下厨做了一顿甜咖喱款待午餐。
码码齐写满几大张A4纸的笔记,再一瞧前辈借给自己翻阅的厚厚一册工作记录本,江蓠心里不由地生出了钦佩之情。
“何……前辈是因为什么契机,决心成为代理人的啊?”
她到底难为情,没敢直呼名讳。
何夕托着下巴作回想状,指间来回把玩着一片晒干的梧桐叶:“说来话长。俗套一点的原因是为了混口饭吃,非要深究的话……”
“因为有人送了我一次日落。”她弯弯眼睛,掩唇笑道,“这么说会奇怪吗?”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江蓠受了那么多实用的指教,这会儿已是完完全全的迷妹心态,看不得偶像自我否定。
“怎么会奇怪,很浪漫的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