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一下,王朝里对于晏良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褒贬参半。

    有人说,此人出生低 j_ia_n ,做事本就配不上光明磊落,不过借了清河晏氏的姓,为人章法却与晏氏天差地别,终究上不了什么台面。

    也有人说,自古天才不拘一格,加上此人又与十八年前的“无双国士”同名,不可小觑,不可小觑啊。

    于是,接下来派谁去连州与鞑靼商议互市,世家里的目光都放到了晏良身上。

    检验的 xi_ng 质大过了事情本身。

    于是,天狩二年元月,晏良才从浙州回来不过几天,再次请命前往连州。

    刘显不允。

    在外人眼里,帝王之心,深不可测。众人都以为刘显有另外的打算,便也暂时停下了议论,静观其变。可是在晏良眼里,刘显这完全就是闹脾气!

    刘显觉得晏良受委屈了。辛辛苦苦这么久,回来居然还被一群不识好歹的言官瞎议论,当下就命辛渊挨个查清楚了,背后嚼舌根的都是些什么人。

    晏良简直哭笑不得,最后见刘显还是不罢手,就狠下心打算不理人几天再说,直接收拾了寝殿御床上,半个自己的铺盖卷就去了国监学宗。

    人还没走到学宗呢,就被抓了回来。

    过了好几天,不知怎么的,刘显居然同意了。于是隔天,众人前来送行,就见在学宗应职的晏公子脚步有些虚地走向马车,临走了还笑呵呵地朝他们摆摆手。

    远远的,就看见城墙上,陛下的脸冷得堪比隆冬里的雪。

    这一去就大半年。

    雨下得越来越大了。一场秋雨一场寒。暴雨砸在身上,又冷又疼。

    负责仪仗的小黄门可顾不上这么多,自家陛下脚步飞快,得仔细跟着才好。

    听说远赴连州商议通商互市的晏公子回来了。奏报刚呈上来,陛下就下了御座,竟直接往国监学宗来了。

    第七十五章

    学宗里与平常一样,世家子弟们都在各自的座位上抄检史录,誊写珍稀典籍,静默无声,只闻纸页簌簌掀动。偶有走动,也是轻手蹑脚,喁喁细语。

    例循祖制,学宗承道统,殿前不得喧哗,即使是帝王仪仗,小黄门也不得大声通报。

    所以刘显进来的时候,众人过了好久才察觉,个个战战兢兢地扔下手中的东西,恭敬躬身行礼。刘显站在殿中央,环顾了一圈,沉声:“晏学士呢?”

    为首的是值门学士,薛涛的叔父,薛温。

    没有想到陛下驾临是为了晏学士,薛温愣了愣,想到可能是陛下提前得知了此行收获颇丰,便急忙回道:“晏公子刚回来,现正在后堂隔间里整理上奏的文书,听说此次还与——”

    还未说完,就见自家陛下折身绕过一众人,留下一句“都起来吧”,就径直往后堂走去。

    天井里依旧是瓢泼大雨,廊下已经成了雨帘,天色有些暗了,刘显推门进入的时候,桌案上的烛芯晃了晃,室内一下暗了许多。

    “还有两本,不急,我待会送过去就好。”那个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