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湖势力、沈清岸在朝中照拂,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对大周兵马的收束。

    与此同时,零碎线索逐渐拼凑出一桩尘封已久的往事。

    二十余年前,周朝举国上下刚从连年灾害中缓过气,各方面实力远不如今,而盘踞在侧的玄羽族熟悉地形、善用制毒,大周对如何杜绝玄羽进犯一事毫无头绪。

    虽也不至灭国,但完全被牵着鼻子走的形势极其损害天威,甚至在接壤的州县境内出现了多股民间起义势力,更让当时的皇帝焦头烂额。

    正当国家陷入困境,林家世代忠良、代代从军效力,到这一代却仅剩独子,家中长辈不愿他再上战场拼命,可他不忍家国久苦于蛮族,临危受命,接了军令,举林氏旗,进驻距离玄羽国边界最近的景州。

    此人名为林剑泉,是在与玄羽国对战中屡战屡胜的护国将军。

    当时大周内部同样并不稳固,整个朝廷处在时局动荡之中,老皇帝长寿年迈,尚未登上皇位的沈延年近而立,然其余兄弟皆年纪尚轻,他深感危机迫近,不得不为自己谋后路、做打算。

    与他一拍即合的,就是那入宫不久即见识到深宫阴暗的纪修予。

    年轻的纪修予从不谙世事到认清人心只用了短短几月,在猥琐又扭曲的太监堆里摸爬滚打的日子,让他参悟出唯有攥紧权力才是唯一活路的道理。

    他帮沈延做事,一路助他获封亲王。

    可沈延仍不满足,他深知自己作为长子,若不能最终登临龙位,便只会落得个被兄弟手足算计、凄惨至死的下场。

    当时其余几位皇子手中或多或少都有兵权加持,唯独沈延缺少一旦起了冲突能够自保的硬实力。

    纪修予献计,二人将主意打到了朝中唯一没有投靠势力的纯臣,林剑泉身上。

    一开始纪修予试图先软化林家态度,找上在朝堂任职的其他林氏子弟,谁知林家上下一心,就连还未入仕的少年都知避讳宦官的道理,数次无果,无奈之下只得亲走景州一趟,没成想竟是空跑一趟,连林剑泉的面都没见到。

    只因林剑泉一心为国,全身心扑在如何对敌上,根本没把纪修予的到访当回事,甚至还事无巨细地在回禀送京的奏折上添上此事。

    正是这一无心之举,引得老皇帝猜忌,其他虎视眈眈的皇子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机会,连番手段之下,险些葬送了沈延的夺嫡前程,纪修予也差点因此断命。

    沈延失了耐心,命纪修予不择手段也要毁了林剑泉——他得不到的东西,也不会白白留给旁人!

    阴损手段自然无须赘述,林剑泉被设计背叛,落入敌营中九死一生,是玄羽公主祈岚放他一马,言说不会使用这等下作伎俩,更希望与林将军真刀真枪在战场拼杀决胜负。

    林剑泉得以保全性命回营,玄羽族内却也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族人不满祈岚做法,暗中生了推翻她的心思,可祈岚背后有缘生城作依靠,无论如何不可轻举妄动。

    直到纪修予的手越伸越长,安排手下乔装打扮进入缘生城,恰与玄羽族暗通款曲,在祈岚眼皮子底下达成共识,密谋陷害她与林剑泉,双方便可达成共赢。

    祈岚与林剑泉被有意无意引导着增加接触机会,两人本就互相敬佩,一来一回中渐生情愫,梦想着终有一日也可让大周与玄羽像彼此般相互理解,只是当时的他们不曾想到,两族之间纠缠还远远未结。

    以为是乱世中难得的真情,殊不知彼此心意是真,各自背后涌动的恶念也是真。

    他们均被各自族人扣上勾结外族的帽子,相爱的证据无须作假,皆是百口莫辩。

    大周老皇帝大怒,连颁数道圣旨宣召林剑泉回京,他知道,这一去,恐怕有去无回,祈岚不愿他回京送死,百般阻挠,却抵不过林剑泉一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耿的心。

    祈岚义愤难平,草草交付一番,从玄羽国连夜出逃,暗中护着林剑泉回到兴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