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宋小满这才放开了林立夏,十五岁的她已经长成了个小大人,站在林立夏身旁,安抚地拍了拍林立夏的后背,很能给人安定感:“阿爹,我们屋子放了不少避雷的蚩尾,不会有雷劈下来的。”

    宋惊蛰也拍着林立夏的后背:“好了,好了,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在两人的安抚下,林立夏很快就恢复正常了,他推开窗,瞧见外头遮住视线的大雨,呼出一口浊气:“有了这场雨,终于不用担心,水库的水也枯竭了。”

    三年间,下雨的次数屈指可数,水库再大,积的水也是有数的,不停地放了三年,就剩一个底子了,要再不下雨,等这点底子用完,大家也要学别的县,逃荒去了。

    好在下雨了。

    宋惊蛰脸上也闪过一道轻松的笑意:“可不是,这场天灾终于度了过去。”

    有了这场雨,明年大家该种水稻的种水稻,该怎么生活的怎么生活。

    宋小满在两人身旁也是一脸的开心:“明年我终于可以种花了。”

    天这么旱,即使家里的水井没有枯竭,她家还有蓄水的荷塘以及水库的水,她也没再浇花了,任由那些花枯死了。

    现在有水了,她的种花大业,终于又可以搞起来了。

    看她这么高兴,宋惊蛰和林立夏想到刚干旱时,都没有人教,她果断果决地将那些尽心养护,甚至还有几盆珍贵的兰花给枯死了,还宽慰他们:“死掉的只是几盆兰花,但省下来的水却能活很多人。”

    两人内心欣慰不已。

    他们的女儿终于如他们给她取的名字那样,是个襟怀广阔,深明大义的人。

    “……”

    一场雨,使得死气沉沉的康州府如枯木逢春,重新焕发生机。

    也让池水县这届的县令捡了大漏。

    他一上任就碰到了康州府前所未有的大旱,他以为自己倒了大霉,别说做官了,乌纱帽下的头颅保不保得住都难说。

    但他治下有个好乡绅,不仅能够种云耳造福全县百姓,让上届县令也跟董县令一样高升了,还能号召全县百姓自发去修水库。

    在康州府大旱,别的县令都束手无策,任由治下百姓自行逃荒去时,他却能安坐县衙,笑看风浪起。

    这一切都是因为宋惊蛰这个福星在。

    这一届的县令跟其他几位县令不一样,他迷信,他觉得池水县能够在大旱中这么安稳,都是因为有宋惊蛰这个有福之人在。

    所以,他在述职折子里,大夸特夸宋惊蛰,可不能将这个福星给得罪了。

    康州府虽说不是很大,但经过董县令旱地改水田,教导治下种稻子,又有上届县令大力推广种云耳的事一项,已经变成了半个鱼米之乡。

    税收一年比一年高。

    这次遇到如此大旱,使得康州府损失了不少人口不说,田地也荒废了。

    要想恢复先前的生机,没个十年八年回不来,皇帝震怒,大斥康州府官员酒囊饭袋,这般天独厚之地都守不住。

    在御史、巡抚这些官员准备大力查办康州府官员,来平息圣上的怒火时。

    池水县县令的这封奏折,就这么一层层地传递到了圣上面前。

    皇帝一看,在康州府全府大旱时,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县,竟然没有遭受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