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些都是在正常不过。”

    斐玉又道,“可那些最终进了官场的人又如何呢?章频高升后将他异母哥哥毒杀,秦讳儒转而做了忠顺亲王的幕僚,您能说他们走的是正道吗?”

    说道此处,斐玉笑了,“虽不是正道,却也是人之常情罢?可我想的却是,如果这世上有能匹敌皇权存在,有比朝廷更好的去处,他们还会走上这条路吗?

    自秦以来,各朝各代为政虽然有着宽苛之异,秦因暴政而亡,汉则无为而治,隋因门阀生变,唐则科举去士,说来说去,皆为稳固正统,可无政法何其宽仁,终究还是以奴虏待百姓,以天理灭人欲,使民愚,使民钝罢了。”

    “可书院育人,是为何故?”斐玉神情温和,唇边含笑:“老师,您看我说的可有道理?”

    第57章 第五十七回

    穆寻久久不能言语。

    “老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为圣人,学生不是圣人,却也知道,人活一世,若无所求,才是白走一遭。”

    斐玉声音犹如山间飘渺的霁雾,又如野旷迷离的雁啼,“我只是觉得这样,不会后悔罢了。”

    “不会后悔,好一个不会后悔……”穆寻喃喃道,想起自己一生,想起他白首送黑发的两个徒弟,想起初见斐玉时他朴素知礼模样,终究闭眼叹道:“罢,罢,罢,你要去做什么尽去做吧,为师老啦,就在这山上种种花,逗逗鸟啦。”

    “这才是闲惬轻松呢,”斐玉笑道:“可这书院里一概教谕还需要您把把把关,方才还想与老师您说,不要半月,咱们岱殊就要多来一位教谕。”

    “喔?”穆寻顿时来了兴致,身子微微前倾,笑道:“自方域走后,书院的教谕便陆续有数人下山,虽然你这几年来又从稷章,姚中挑了不少有学之士,但教书育人能才,总是只求多不求少的。”

    他赞一句斐玉多年来为书院所作所为,又问道:“不想你这次去京回来,竟还有意外之喜?”

    “也不是什么意外之喜。”斐玉温文答道:“前朝探花郎,先巡盐御史林如海林先生,他与我一同返回姑苏,现今他与林家姑娘先去了祖宅,我估计,不多林先生便会递帖叩山了。”

    “竟然是如海?”穆寻吃了一惊,他沉吟片刻,才道:“以如海的学识渊博,要他做一个小小的教书匠,反而是屈才了。”

    穆寻顿了顿,又探究地看向斐玉,睿智双眼里浮现几许隐忧,“怎么经历了这些事,你仍是不愿认他为父呢?”

    斐玉一怔。

    他到没想到,老师还会这么直白问出来,原以为老人家只会旁击侧敲的劝告两句。

    看到垂垂老人自然而然地流淌的关切之情,斐玉如饮了一壶醇酒,暖浓浓的从心间弥漫自四肢百脉,他紧紧握住穆寻手,温声道:

    “老师,您切莫为我担忧了,林先生虽好,可他与我并无父子缘分,我亦只以长辈待他,只是他那小女儿黛玉,虽是个五六岁的小丫头,却十分可人,天资聪颖,我有意好生教导她,用功上心,本朝本代未必不可出个女学士。”

    普一听斐玉这么说,穆寻还有些着急,不知道为何自己这徒弟什么时候变得这样执拗,找上门来的父亲都不愿意认,可听到后头,他便渐渐放下心来。

    林海就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