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有股份,但大多时候不过是挂个名,她的投票永远与黎荣毅一致,她离开也理所当然地将股份传给黎越洋,从始至终,她只是个路人、过客、载体。

    包秀琴出生在民国时期的某个小军官家庭,当时仍有众官轻商的风气,黎荣毅与她的婚姻是父母之命,两边家庭各有所求,而两个年轻人在成婚前甚至没有见过一面。

    黎越洋在葬礼上想要认真了解奶奶的身世,然而族谱上却只有寥寥几字,甚至连名字都是她自己从身份证上看到。

    从前黎越洋理所当然地自怜没有得到全部的爱,如今想来,她的奶奶又能在哪里寻求一份全部的爱。

    黎家近百年的沉淀底蕴在那里,老人的葬礼隆重,黎越洋看向角落里帮忙的助理,心里又放下了一些愧疚:好在,老人的生命也有人陪伴走完。

    黎越洋没有与他直接对话过,大多数时候不过点头之交,如今奶奶去世,她仍然保持了过去的社交距离,只请人告知:今后可以继续留在黎家老宅,黎越洋会照看好他的晚年。

    黎越洋已经告别过很多人,无论是生离还是死别,她对告别的感情从恐惧变成如今的平静,因为她已经找到了自己人生的锚点,无论身边人事变化,这个锚点一直一直陪伴着她。

    葬礼的最后一天,黎越洋又看到了她人生中最初始的相遇与告别,她的母亲,梁婉芝。

    黎杨去世时,梁婉芝没有出现,黎荣毅去世时,她也没有出现,但包秀琴去世,她漂洋过海、不远万里地赶回来送别。

    黎越洋远远看着她虔诚鞠躬,想起中秋节时奶奶对自己的维护与叮嘱,只觉往事复杂,人的因果好坏恐怕不是简单的两三句话就能总结。

    唯有珍惜眼前,唯有珍惜眼前。

    作者有话说:

    依旧祝小读者们发财(鞠躬

    第 58 章 自由

    黎家治丧是件大事,人情往来繁多,黎越洋作为唯一的后辈,一时间几乎停了所有工作。

    卓曼特地留在北京陪她,黎越洋睡得很少,卓曼比不过她的精力旺盛,好几次撑不住睡着,醒来发现或被盖好了被子、或被披了件衣服,总之,都在温暖中醒来。

    黎家老宅有三层,楼下一直不间断的吵吵闹闹,卓曼又一次在黎越洋的房间醒来,窗帘厚重,一时不知现在是白天还是深夜,而黎越洋就半坐在床边,一手还搭在卓曼的肩膀旁。

    她没有休息,只在黑暗里发呆,感知到卓曼醒了,才回过神来,借着微弱的光线,给人理了理被子角:“再睡会儿。”

    卓曼睡着前还觉得自己留在北京已经没办法帮助黎越洋,甚至会成为她要分出精力照顾的存在,但在这个光线不明朗的房间里,她又觉得,黎越洋需要她。

    黎越洋和梁婉芝的会面没有避开卓曼,这是卓曼第一次认识黎越洋的母亲。

    梁婉芝是个话不多的女人,当年离开黎家几年后,追求恋爱自由,和一个外国人有了第二个孩子,黎越洋与她几乎没有什么来往,早些年是因为黎荣毅有意断开两人的联系,后来是因为梁婉芝有了新的家庭,生活的重心自然也有了转移,更何况,黎家的回忆于她而言并不是什么值得怀念的过去。

    黎越洋得承认,某种程度上,她恨梁婉芝,但随着这份恨在时间里的无处回应,她开始心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