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1/2)
。
好在黎越洋是个女人,是女人就会心软。
黎越洋在大陆金融界的口碑极好,极好的口碑是由她的出手大方与做人留一线的风格养出来的,过去梁兆满认为这是妇人之仁,商场如战场,不赶尽杀绝就是在为将来养虎为患,如今却冷汗涔涔地感谢这一份“妇人之仁”,他借着女儿生日主动邀请黎越洋,便是要假装不知道黎越洋针对他的动作,以亲情绑定,期盼她在自己这里同样留一线。
渣甸山的独栋不多,极好辨认,黎越洋坐在梁兆满派来接人的车上,穿过前排座椅看着前方越来越近的敞开大门,那个在想象里的香港梁家终于展现在眼前。
说来也巧,这房子有个和黎家北京别墅的共同点——院子里有个喷泉池。
喷泉池周围的池子里养了些锦鲤,黎越洋下车时看在这些锦鲤心情突然好了些,只因突然想到卓曼。
梁兆满早早在前庭等着了,见到黎越洋下车便牵着女儿上前认人,熟稔似的:“越洋回来了。”
黎越洋自有记忆起第一次见到梁兆满真人,此前只在新闻报道里见过一些照片,港媒浮夸,照片也多浮夸,真正见到面才发现她这个小舅舅身高不高,黎越洋穿了高跟鞋,甚至需要微微垂目,她也客气,偏头示意身边的李桐递名片:“梁总,初次见面,这是我的名片。”
梁兆满八风不动,收下名片佯装看了一眼,这才抬头继续笑道:“以前只能抱手里的小娃娃现在是大名鼎鼎的黎总了。”
既接住了黎越洋的客气话,又间接反驳了他们不是初次见面。
黎越洋不接茬,甚至觉得自己爷爷评价梁兆满“小人”是对的,所谓抱手里的娃娃是抱在谁的手里,那人如今在哪里,又是为什么离开,梁兆满从未反思。
见黎越洋只挂个客气的笑,并不说话,梁兆满有些尴尬,李桐适时提起手上的袋子:“这是黎总给梁小姐准备的生日礼物,”又微微躬身,将包装袋递给一边的女孩,“生日快乐。”
错不及下一代,黎越洋没有小气到为难一个孩子,便也低下头对女孩儿笑了笑:“今天的小寿星欢迎我们吗?”
不等小孩儿回答,梁兆满立刻接话:“肯定欢迎,”他这才意识到已经在门口磨了一会儿,“快进来吃点东西。”
厅内沿用了世纪初的豪装风格,繁复讲究,但以大陆如今流行的简约风看起来却有些儿土气,生日宴选用了自助形式,小孩儿的生日宴最热闹最多的当然是小孩儿,厅内跑来跑起咋咋唬唬的都是小朋友,厅外的内院泳池边倒是孩子们的家长聚在一起聊天。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梁兆满小女儿的同学家长们必然也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见梁兆满引着黎越洋出现,有大陆生意往来多的认出来黎越洋,惊讶地起身招呼,大部分人仍固守香港岛内的阶级区分,只骄矜地留了些基本的礼貌。
黎越洋在社交场合里向来游刃有余,卓曼曾拉着她测过时下讨论度很高的MBTI,竟发现她俩之中,卓曼是个I人,黎越洋却是个E人,当时卓曼使劲摇了摇黎越洋,疑惑道:“你哪里E了?你不会背着我在外面说很多话吧?”
黎越洋哭笑不得,但她从来不觉得社交是个累人的事情,社交是她达到所有利益目标的手段,只要她想,所有社交的人都可以成为她的工具,然而对卓曼,她没有利益目标,便回归了本真,只在想说话时说话,不想说话时也极其享受安静。
有圈子的地方就有鄙视链,认识黎越洋的人说是认识,但在大陆行走期间,也不过是黎越洋合作饭桌上的配角,此时见其他人还在摆姿态,便主动与黎越洋寒暄,说话间更是刻意透露出黎越洋的身份信息,诸如“上次在深圳,看您时间紧,没能单独请您吃饭”、“之前您投的几家公司在港股上市,我还请人送了贺礼。”
黎越洋心里明白,这是在帮她引荐进入当下这个香港的小圈子,便也承了情:“之前没有关注过香港这边的市场,最近
好在黎越洋是个女人,是女人就会心软。
黎越洋在大陆金融界的口碑极好,极好的口碑是由她的出手大方与做人留一线的风格养出来的,过去梁兆满认为这是妇人之仁,商场如战场,不赶尽杀绝就是在为将来养虎为患,如今却冷汗涔涔地感谢这一份“妇人之仁”,他借着女儿生日主动邀请黎越洋,便是要假装不知道黎越洋针对他的动作,以亲情绑定,期盼她在自己这里同样留一线。
渣甸山的独栋不多,极好辨认,黎越洋坐在梁兆满派来接人的车上,穿过前排座椅看着前方越来越近的敞开大门,那个在想象里的香港梁家终于展现在眼前。
说来也巧,这房子有个和黎家北京别墅的共同点——院子里有个喷泉池。
喷泉池周围的池子里养了些锦鲤,黎越洋下车时看在这些锦鲤心情突然好了些,只因突然想到卓曼。
梁兆满早早在前庭等着了,见到黎越洋下车便牵着女儿上前认人,熟稔似的:“越洋回来了。”
黎越洋自有记忆起第一次见到梁兆满真人,此前只在新闻报道里见过一些照片,港媒浮夸,照片也多浮夸,真正见到面才发现她这个小舅舅身高不高,黎越洋穿了高跟鞋,甚至需要微微垂目,她也客气,偏头示意身边的李桐递名片:“梁总,初次见面,这是我的名片。”
梁兆满八风不动,收下名片佯装看了一眼,这才抬头继续笑道:“以前只能抱手里的小娃娃现在是大名鼎鼎的黎总了。”
既接住了黎越洋的客气话,又间接反驳了他们不是初次见面。
黎越洋不接茬,甚至觉得自己爷爷评价梁兆满“小人”是对的,所谓抱手里的娃娃是抱在谁的手里,那人如今在哪里,又是为什么离开,梁兆满从未反思。
见黎越洋只挂个客气的笑,并不说话,梁兆满有些尴尬,李桐适时提起手上的袋子:“这是黎总给梁小姐准备的生日礼物,”又微微躬身,将包装袋递给一边的女孩,“生日快乐。”
错不及下一代,黎越洋没有小气到为难一个孩子,便也低下头对女孩儿笑了笑:“今天的小寿星欢迎我们吗?”
不等小孩儿回答,梁兆满立刻接话:“肯定欢迎,”他这才意识到已经在门口磨了一会儿,“快进来吃点东西。”
厅内沿用了世纪初的豪装风格,繁复讲究,但以大陆如今流行的简约风看起来却有些儿土气,生日宴选用了自助形式,小孩儿的生日宴最热闹最多的当然是小孩儿,厅内跑来跑起咋咋唬唬的都是小朋友,厅外的内院泳池边倒是孩子们的家长聚在一起聊天。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梁兆满小女儿的同学家长们必然也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见梁兆满引着黎越洋出现,有大陆生意往来多的认出来黎越洋,惊讶地起身招呼,大部分人仍固守香港岛内的阶级区分,只骄矜地留了些基本的礼貌。
黎越洋在社交场合里向来游刃有余,卓曼曾拉着她测过时下讨论度很高的MBTI,竟发现她俩之中,卓曼是个I人,黎越洋却是个E人,当时卓曼使劲摇了摇黎越洋,疑惑道:“你哪里E了?你不会背着我在外面说很多话吧?”
黎越洋哭笑不得,但她从来不觉得社交是个累人的事情,社交是她达到所有利益目标的手段,只要她想,所有社交的人都可以成为她的工具,然而对卓曼,她没有利益目标,便回归了本真,只在想说话时说话,不想说话时也极其享受安静。
有圈子的地方就有鄙视链,认识黎越洋的人说是认识,但在大陆行走期间,也不过是黎越洋合作饭桌上的配角,此时见其他人还在摆姿态,便主动与黎越洋寒暄,说话间更是刻意透露出黎越洋的身份信息,诸如“上次在深圳,看您时间紧,没能单独请您吃饭”、“之前您投的几家公司在港股上市,我还请人送了贺礼。”
黎越洋心里明白,这是在帮她引荐进入当下这个香港的小圈子,便也承了情:“之前没有关注过香港这边的市场,最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