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种从国外引进的叫水葫芦的水生植物作饲料,生长繁殖速度特别惊人,水温合适的情况下五天繁殖一株,而且养殖容易,丢水里自己能长一大片。”

    贺岱岳滔滔不绝地讲着他此行的收获和见闻,原来要猪长肉快不仅仅要糠壳玉米面红薯之类的粗粮,还得喂盐,喂荤的,例如骨粉、鱼粉,掌握好了比例,猪一天长两斤不是梦。

    贺岱岳之所以在教授那耽搁了那么久,为的便是亲眼验证猪饲料的效果是否真的那么夸张。

    可惜配方保密,贺岱岳拿到手的是多次实验改进前的,不过有总比没有强。

    “学校养了十几种猪研究选育,教授说下半年送我一对小的。”贺岱岳肉眼可见的开心,“我这次出去得太对了。”

    “村里没河,水葫芦你要怎么种?”为贺岱岳高兴的同时,褚归不能忽视现实的困境,“难道种公社的河里,定期打捞运到养殖场,未免费事了些。”

    “不种河里。”贺岱岳思考过了,水葫芦长势快归快,但按其繁殖习性,若不加以控制,将来恐怕会泛滥成灾,“我看了种在河里的状态,感觉不行。”

    河流之间是连通的,水葫芦的种子极易随处传播,且雨季涨水风险更大。

    外省养殖场接待贺岱岳的人张口闭口全是水葫芦的优点,对于贺岱岳的话不以为然,全国各地都缺饲料,水葫芦自己传播省得他们找种源了。

    贺岱岳眼光长远,他打算在村里挖个水塘,既能养鱼又能种水葫芦,一举两得。

    “你记得黄泥坳不,上辈子你和我割麦子的地方,那有个小水潭,而且离河沟不远,挖水塘最合适。”

    水塘一天两天是挖不成的,在此之前,贺岱岳将向郭书记阐明水葫芦的隐患,申请租借公社其他生产队的鱼塘进行种植。

    一次外出明确了养殖场未来两到三年内的清晰目标,贺岱岳很是满意,回了村行李箱一搁,立马去找了杨桂平。

    郭书记对贺岱岳说的水葫芦充满了兴趣,当即通知生产队有池塘的队长到公社开会,提交申请与签订租借协议前后不过隔了三天。

    贺岱岳电话联系外省养殖场拉了一车水葫芦种苗,分别投放至各生产队鱼塘,引发了许多人围观。

    投放初期,贺岱岳每天在鱼塘之间轮流巡视,褚归好奇有没有人偷,一车水葫芦平均到十几个鱼塘,被偷了应该挺明显的。

    “挨着鱼塘岸边的少了些,但多数飘在鱼塘中央,损失不大。”崔齐建议派队员守塘,贺岱岳觉得用不着,新鲜玩意儿,有人偷正常。

    “哦,对了,明天芝芝周岁,你上午早点收工,大伯娘叫我们吃饭。”褚归拢拢衣襟,近几日倒春寒,冷飕飕的,“一下冷得像过年似的,别把我天麻发的芽冻坏了。”

    “芝芝周岁了?”贺岱岳忙得不知今夕何夕,竟然四月份了,“我明天陪你进山看看。”

    “嗯?”褚归一脸惊讶,“你不忙了?”

    “忙得差不多了。”贺岱岳连轴转了快两个月,处理完了前期工作,后面的事按部就班,歇一天也无妨。

    上午小雨霏霏,进山的行程改到了下午。吃了芝芝的周岁宴,禇归和贺岱岳跟着在前面欢快开路的冬瓜进了山。

    春寒料峭,枯叶覆盖的地面显得有些萧索,禇归仔细搜寻着天麻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