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牺牲,良久,才说道:“吾不死,非壮士也。”于是斩尽旌旗,将珍宝埋于地中。

    李陵慨叹说:“能苟活这么些日子,已足矣。今无兵复战,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背水一战,有想要投降者,本将不反对,现在,就可以去。愿与本将厮杀而出,回长安继续报效大汉的,本将必定与他共生死。”李凌此话一出,顿时便没人吱声了。

    良久,也不知是谁先起的头,告诉唤道“愿与将军共存亡…”

    “愿与将军共存亡…”

    “愿与将军共存亡…”

    ……

    夜半李陵与成安侯韩延年率壮士十余人突围,被匈奴数千骑兵追击,韩延年战死。匈奴招降李陵,李陵催泪:“实在是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此次出征,李凌五千大军仅有四百余人回到了汉境。这场战役李陵以步兵与匈奴骑兵抗衡,孤军苦战,充分发挥了远射兵器弓、弩的作用,杀伤匈奴骑兵万余,其战术运用和战役指挥是成功的。但是由于李延年私心迂腐,未能对李陵部实施必要的接应和支援,实力相差悬殊,最终造成李陵几乎全军覆灭。

    李陵战败后,刘彻召见了李陵的妻母,后听说李陵投降,大怒而责,将其妻母关押与死牢,等候审判。

    群臣皆言李陵有罪。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盛言:“李陵一向对母亲孝顺有加,与将士和睦亲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这都是大家头目共睹的,想必皇上您心里也是明白的,李凌颇有有国士之风。今之一事定另有隐情,望皇上慎思啊。“司马迁向来与李家交好,只是李凌竟然投降匈奴,连他都是始料未及的,李延年倒是兵败而归,三万大军回来的不过一万不到,刘彻本就是大怒,再加之李凌一事,更是气急极。

    ”臣不相信李将军会如此轻易的便就投降与匈奴了,这其中定是有缘由的,再者说,李将军的老母与方成亲不久的妻子都在长安,定是断然不会就如此投降的,且李将军只有步兵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与那匈奴大军数万之军交战,虏救死扶伤不暇,弹尽粮绝,而且臣听闻,李凌将军一直在等援军,却是迟迟无援军抵达,弹尽粮绝,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能力战至此,已属不易,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若不死,定是会回我大汉,一报陛下。臣还望皇上三思啊。“李凌断断续续的说了一大通,刘彻听着实在头疼。

    ”他李凌自晓得他母亲与妻子尽在长安,若是如你说的,平素对母亲孝顺有加,便也就不会投降与匈奴,他一旦投降了,便就没想过朕会如何处置他的妻子与母亲么,行了,司马卿你也不必多说了,李凌投降匈奴已成事实,至于他的妻母,朕自有安排,不容旁人再过多言,谁要是还敢再未李凌求情,朕便要他好看。“刘彻气及,他还指望李凌将来能成为大汉的栋梁,竟是这般不识好歹,若是战死了,朕好歹也会将其厚葬,封其家母与妻子,保其衣食无忧。

    “可是,皇上…皇上…”思密达急急的唤道,可刘彻已近挥了挥袖子,让春陀宣布退朝了。

    ……

    卫青与刘彻对面而坐,两人各执黑白棋子,对坐与奇棋盘两边。刘彻今个明显的不专心,卫青已近落了子好一会儿,刘彻还不见动静,凝着眉,似在沉思。

    “皇上,皇上,何事让您如此挂心。”卫青在刘彻眼前晃了晃手,唤道。

    刘彻愣了愣神,揉了揉眉心,放下手中的黑子,今个没有心思下棋,“李凌投降了。”

    卫青是许久未过问朝中之事了,但李广利兵败、李凌投降匈奴这么大的事,他还是有耳闻的,想必刘彻此刻该是烦躁至极了吧。

    适时的递上一杯香甜的花茶,让刘彻静静心神“听说皇上将李凌的老母与妻子都给关押了起来,皇上打算如何处置?”

    “呵,你消息倒是灵通,朕今个早上才将人收押,你现在便就知道了,前前后后算起来,不过半日的功夫,便就传到了你的耳朵里,到底是消息传的太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