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柯鸿雪一怔,尚还没反应过来,又一个轻咬落在喉结,并不太疼,却存在感明显。

    沐景序咬够了退开,眸中闪过一丝暗光,彻底坐了下去,视线仍望着美玉上的那副画,神情竟似痴迷。

    他轻声说:“我不要刻东西了,这么名贵的画纸,只能用一次……也太可惜。”

    “阿雪,牙印淡了记得让我补。”

    “等结束了也替我画一副。”

    “我替你刻章……”

    “你在我身上盖。”

    沐景序断断续续地叮嘱,在喘息间隙,一字一句地说些险些要将他自己溺死的话,丝毫不怕勾得身下这人失去理智。

    月光散落进窗棱的片刻,位置调换,沐景序压下柯鸿雪头颅,抬头与他交换一个湿-热的吻:“阿雪,你真的……好漂亮啊。”

    十三岁时淞园初见;十八岁时军前别离;二十三岁书院重逢。

    兜兜转转过了这么多年,三十岁的沐景序还是觉得,他的阿雪真的是这世上最最好看的人。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可是他的少年,一直在他身边。

    -

    李文和庆正十年又参加了一次科举,大抵是运气不好,也可能的确不是念书做官那块料,最后依旧没取得什么好名次。

    倒也不是不能捐官,只是他家毕竟在京城做生意,又和柯鸿雪一直有往来,就算再迟钝,也隐约能嗅到些不同寻常的风气,不愿意这时候往官场上钻,索性回了家继承家业。

    他年纪也不小了,父母给他讲了一门亲事,姑娘姓陈,闺名清秀。

    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倒也门当户对,两家小孩幼时见过面,后来再见一眼便定了情。

    李小公子在临渊学府找柯少爷坑的那些珠宝首饰,净挑好的偷偷摸摸送去了陈小姐家的后门。

    请帖送到柯鸿雪手上的时候,已经是庆正十二年的夏天。

    王夫人的学堂选好了址,柯鸿雪去看过几次,拨了些银子,引荐了江南地区几位大儒和先生,又另找了几位当家管理生意的夫人和王夫人见面相商,便功成身退隐居二线了。

    ——这些夫人也不一定全都成了亲,有些同王秀玉一般,与丈夫和离后自己支起了个买卖;有些守了寡;有些自小就不愿成亲,离了家庭,几个姊妹住在一处,互相照拂着做些生意,之后倒也做得风生水起。

    叫她们夫人比起身份,更是尊称。

    而她们听见王秀玉要在这边兴办女子学堂,也不知道怎地,竟不约而同地托了关系想跟她见一面,最好再送点银子,将学堂办得大一些。若是可以的话,还想问问能不能去自己老家也办一座。

    柯鸿雪一开始来江南,就只是为了带着学兄远离京城那口吃人的深井,如今做完引路人,见王夫人他们搞得有声有色的,便彻底当了个甩手掌柜不问事了。

    沐景序倒是在州府领了差事,也不知道宿怀璟他们在京城怎么忽悠的老皇帝,去年来了江南之后没几个月,一道圣旨下来让他做了钦差,也免得少卿大人在南方待久了,被人弹劾不司其职。

    柯家夫妇这些年都不怎么管儿子,某天心血来潮来了趟他们住的院子,看见沅沅在念书,王夫人在外面办学堂,沐景序白日去州府点卯、晚上回来还要处理卷宗,当即心头火起,把柯家在苏州城的商契全扔给了柯鸿雪,让他找点事干,别整天无所事事地拖后腿。

    柯大少爷很冤枉,丝毫不觉得自己哪里拖了后腿。

    学兄胃口这些年越发的娇贵,好不容易养好了点的身子,一餐饭吃不好就可能会吐出来,还会胃疼骨头疼。

    他光是天天琢磨要让厨房做什么菜哄沐景序多吃两口还不重样就花光了心思,更别提隔三差五地四处搜集名贵药材、陈年艾叶,时不时替他家既矜贵又纵欲的三殿下泡药浴、熏艾灸……

    柯鸿雪在江南这一年多,花楼没去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