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宁澜和张清川洗漱一番,便挨家挨户提着礼物去拜访了。

    在洞溪村走了一圈,明显能感觉到不一样了,路上也很干净,几乎没有杂物垃圾。

    路过书院,听着里面传出来的朗朗读书声,都能觉得比之前的读书声要大。

    拜访完一圈长辈,宁澜去了孙望孙大叔家中,他打算在梨树林中水池旁建个小院子,和张九如一块儿住。

    老宅那满墙蔷薇花围着的院子中,留了太多回忆,他不舍得动。

    最后回到糖作坊,宁澜去荷塘边轻唤了一声,小九泡泡儿小黑阿黄三元四喜五福都跑了过来,喵喵汪汪的乱叫。

    宁澜挨个抱完亲热完,天色已经变暗了。

    荷塘里的洒下鱼苗已经长的很肥了,到了收获的季节,池塘中的鱼都会被送到镇上的餐馆,知礼也会再补一些新的鱼苗进去。

    池塘被护理的好的,一网下去,网上不少活蹦乱跳的鱼。麻婶儿便准备了个全鱼宴,清蒸鱼、秘制烧鱼、酸汤鱼、糖醋鱼、糟鱼、鱼丸汤、鱼片粥,配上刚起坛的荷花酒与初夏的晚风,再愉快不过。

    多出的鱼也没再往池塘里放,宁澜做成了风干鱼。

    鱼清理干净,每斤用四五钱盐腌7天后洗净擦干。腮下切一刀,青花椒、茴香妍末,同炒过的盐一起擦入鱼腮和鱼腹内外,用纸包裹,挂在通风的地方。

    风干鱼可蒸、可爆炒、可炖,滋味很足。

    做成鱼酱也是顶不错的选择,鱼切碎,用炒盐、花椒、茴香、干姜、神曲、红曲和酒拌匀,密封好,十日就可以吃了。

    小九和泡泡儿是不爱吃鱼的,每每闻见鱼味就回嫌弃的走开。

    小九和泡泡儿鼻子嘴巴旁边的毛发变白了,步调不如以前矫健,两只猫都变得更加粘人了。这次宁澜回来,几乎是寸步不离的跟着,不许宁澜离开它们的视线范围内。

    宁澜身上好像长了两个猫猫挂件,这既让他甜蜜,又让他忧心。待寺庙落成,把佛像请了进去,宁澜先带着小九儿和泡泡儿去拜了一拜。

    宁澜这边要忙建院子的事,就把张清川送去了学堂,宁澜还缠着文伯让他把张清川收了当关门弟子。

    要不怎么说隔辈亲,张清川虽说和文伯没有半分血缘关系,文伯真真是用了十成十的心去教导。宁澜已开始害怕文伯累着,后来发现他反而精气神更足了,就放下了心。

    第91章

    中秋节前, 归远大师如约而至,文伯见到多年未见的老友,情不自禁潸然泪下,一番秉烛夜谈, 两人也未将这些年的旧叙完。

    归远大师声名在外, 再加上洞溪村环境清幽和十里桃花路的加成,吸引了不少愿意来常驻和挂单的僧侣。

    寺庙落成, 挂上“潜溪寺”的牌匾, 归远大师主持了洒净仪式和开光仪式后, 就正式向众人开放了。

    寺庙前的放生池中,宁澜移栽进去几株荷花, 红花绿叶山门,别有一番景致。池中的鱼倒不用他管了,自有来来来往往的香客去放生。

    寺庙开放后,洞溪村比之以前更加热闹。路边出现了许多卖香烛纸品、各种各样吃食、小玩意的摊子。

    宁澜当然也占据了两个好位置, 着人守着卖各色糖果、秋梨膏和酱油。

    ……

    这边梨树林中的院子还未建好, 宁磊和李小书中举的消息先传来了。

    宁磊和李小书考试完,听了张九如多走走看看的建议, 回青州的路上, 每到一处陌生的地方,就会停留几天, 与不同的人交谈,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状况。

    是以二人还没到家, 报喜的人先到了。

    要不说每年科举考试后都有人能靠拿赏钱发一笔小财, 给宁磊和李小书报喜的, 青州那边不说, 光洞溪村都来了好几拨。

    当然脚程快先来的拿的赏钱多, 后面的就只能得个茶水辛苦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