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遇皇家庆典才有的,其他的要么看成绩,要么看年资,名额也都不多。

    像岁贡就是府学两个名额,州、县学各一个。

    “我……”

    “他或许还有家中的顾虑,毕竟舅舅这么多年是举全家之力供他,可这方面的顾虑你却是不必有的。”

    宁磊沉思后道,“我知道了,哥哥。”

    ……

    梨树第四年丰收,已经吸引了周边很多慕名买梨子的人来。

    宁澜拿了一个脆生生的梨嚼着,远远地看罗嘉和宁林二人忙活。

    他二人在作坊门口摆了一张桌子,桌子旁边几篓刚摘下的梨子,一人负责秤重,一人负责收钱。桌子前面排了很长的队。

    宁澜的梨子价格定的公道,买的多了还会饶上几个,因此很少有人张口还价,一长队人有序的往前走着,三三两两聊着天,就不觉得枯燥了。

    “方嫂子,又来买梨啊!”

    “哎,我家那个在山上干活,给他送过去几个。”

    “哎呦,真会心疼人,我们这老夫老妻的可就比不上喽!”

    不只梨子大丰收,荷塘中的藕和莲子也可以收了。

    莲子量少,宁澜都自己留着了。把莲子煮熟剥去外皮,去掉苦心,拌上薄荷霜,裹一层白糖,微火烘干后了装到小罐子里,平时当小零嘴拈着吃。

    藕则是做成藕粉送去给糖水铺子,藕清洗干净,去掉外皮,切成小块,加水在小石磨里磨成浆,用纱布滤出藕水,藕渣再加水多洗几遍,尽量把藕粉滤干净,免得浪费。

    滤出的藕水静置一夜,次日把上层清水倒掉,沉淀在下面的就是藕粉,刮出来晒干,密封存贮就可以了。

    藕粉不只可以做糕点,也可以加上烘炒的芝麻、干果和各色果脯冲泡着当早餐或下午茶来吃。

    至于荷塘中的鱼苗,得一到三年才能长成,还不到打捞的时候,偶尔运气来了捞出一条野生的大鱼就拿来炖火锅吃。

    一场秋雨一场寒凉,这时最适合拿鱼骨熬出一锅高汤,加新鲜菊花焖煮片刻,再扔里面几颗枸杞,做一个菊花鱼暖锅。

    奶白的高汤上面飘着黄色的花瓣和红色的果子,这样一个锅子光看着就不觉冷了。

    菊花暖锅,最适合涮鱼肉,把鱼肉切成薄片,再备上豆腐、藕渣丸子及各色新鲜蔬菜就足够了。

    锅中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宁澜给宁磊夹过去一片鱼肉,“过两日我和知礼去趟青州府,若有人来找,你帮我掩护一下。”

    宁磊点头,“哥哥放心去吧,若有人来找,我就说哥哥身体不适,不便见人。”

    宁澜在家中待的憋闷,张九如来的信都被翻烂了,因此便想同知礼罗嘉他们一起去青州府送秋梨膏和梨子,反正几天就回来了,权当出去透透气。

    到底不好太张扬,几人驾着车抹黑出发了,宁澜还乔装打扮了一番,避免被人发现。

    去青州的路知礼已经走的很熟悉了,闭着眼都能到。尤其拉着一车梨子,他带的路都是很平缓的,免了许多磕碰。

    到了青州之后宁澜径直去了澜清别院,知礼他们则往阿北路其那边,顺带给小满送信。

    别院里应是定时有人打扫,屋中摆设干干净净,不见一丝灰尘。只院子里有少量的落叶,宁澜顺手拿起扫把给扫了,之后又摆弄了一番花花草草。

    散了衙小满把张九如送来,天已微微暗了,张九如拉着宁澜的手进了屋子里,“看你手凉的,怎么不进屋里等。”

    宁澜感受着张九如手心的温度,“一直忙着,没觉着冷,九哥怎么一点都不惊讶我来了?”

    “昨晚上梦见你了,觉着你今日要来,果然来了。”

    “九哥也想我了。”

    “想,想的紧。”

    两人互诉一番衷肠,然后窝在软榻上聊天,软榻中间的小几上有一碟子咸杏仁,宁澜吃了觉着不错,顺手喂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