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只两个人吃饭,宁澜准备的菜色简单,一份拨霞供,一碗长寿面,一个柿子流心蛋糕和一道橙玉生。

    橙玉生是一道古菜,自宋朝时流传下来的。雪梨去掉皮核,切成骰子大小的丁。熟香橙去皮去籽,捣烂取汁,加少许盐、米醋浇倒雪梨丁上,用来佐酒助兴,再好不过。

    柿子流心蛋糕,需先做蛋糕胚。蛋黄、蛋清分离,蛋黄内加牛奶、清油、面粉、少量淀粉拌匀至浓稠的状态,如果面糊太稀蒸出来就会塌。

    蛋白滴几滴米醋,分三次加白糖打发,宁澜没再去做打蛋器,而是拿几根筷子绑一块手打的,三个蛋清花了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才打发好。之后分次加入蛋黄糊中搅拌均匀,锅提前烧热,中小火蒸五十分钟,取出晾凉。

    柿子是摘的小院中的,院里的柿子树早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子,摘下揽熟了就能吃。宁澜提前两天拿桑叶煎了水,放凉后加少许盐,把新摘的柿子泡了进去,柿子现在已经软透了,轻轻一捏就能流出汁水。

    柿子去掉皮按压成泥,一部分同酥酪拌在一起作为夹心。酥酪是宁澜买的,就是原来他吃过的酥山上面的浇头,宁澜也才知道酥和酪虽然都是在牛奶中提炼出来的,但却是两种东西。

    蛋糕坯横切三份,每份之间抹上一层厚厚的柿子酪,最上面两层蛋糕胚中间挖一个洞,填满柿子泥,这样一个流心柿子裸蛋糕就做好了,整个吊到井里冰着,吃的时候口感更好。

    长寿面是和好的面剂,用长长的擀面杖擀的薄薄的,切细条。碗内放干虾皮、瓜齑丁、少许盐,淋入热猪油,再加胡椒粉、酱油、麻油调味。面煮熟后捞到碗中,浇入兔骨高汤,再放一个煎好的荷包蛋就可以了。

    兔骨高汤是做拨霞供熬的,拨霞供即兔肉火锅,也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火锅形式。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一书中写过,他和友人小聚时吃了这样一道菜,友人兴起作诗“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拨霞供的名字便是以此而来。

    书中是将兔肉切薄片,用酒、酱和花椒腌过,在水中涮熟了蘸自己喜欢的料汁吃。宁澜觉得骨头扔掉浪费,便拿来熬了高汤,用高汤涮着吃。另外准备了萝卜、笋、山药、白菜几样配菜。

    一切准备妥当,骨汤咕咚咕咚的冒着泡,配菜和肉摆在一旁,红的、绿的、白的、黄的煞是好看,只等张九如过来了。

    张九如散了衙就被小满拉了过来,一路上问什么也不说,此时透过热气瞧见宁澜的脸,温柔一笑,“怎么今日有这样好的兴致?”

    “别庄修好了,开心,特地叫九哥来庆贺一番,”宁澜装做不经意的把玉佩递给张九如,“前两日和赵耀出去瞧着好看买的,给九哥吧。”

    张九如笑着接过,把身上的玉佩解下来,换上了宁澜给的。

    宁澜笑的开心,拉张九如坐下,依着他的口味调了芝麻酱蘸料,自己也调了一样的,两人边吃边说,兴起时,不免多喝了几杯酒。

    酒是窖藏的绿醑酒,度数要高一些,烛火摇晃时,宁澜已不剩酒力,张九如抱起他去了卧房,自是“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次日宁澜醒来,别的也顾不上,一拍脑袋懊恼道,“蛋糕忘吃了!”

    张九如已穿好衣服,正在整理头冠,好奇问,“蛋糕是什么?”

    宁澜一下解释不清,穿着里衣就要去井边拿,被张九如拦着了,给他穿好外衣和鞋子,两人才去把蛋糕取了出来。

    十月底的早晨已有些凉了,蛋糕在井里吊了一夜冰的很,张九如知道这是宁澜费尽辛苦做出来的,便切开当早饭吃了。

    “少吃些,九哥,”蛋糕一切开橙红的柿子泥就流了出来,空腹吃太多柿子不好,张九如只切了一小块给宁澜,剩下的看那架势竟是要吃完的。

    “无妨,我正好饿了,只委屈了你饿肚子,回去再叫厨娘熬碗粥喝吧。”

    别庄里什么都没有,昨日吃的都是宁澜带来的,再说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