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杀出水,挤干漂洗干净;茱萸捣碎制成茱萸油,再过滤去掉茱萸碎只用红油和萝卜片拌匀;水、米醋、糖、盐煮沸后放凉,和萝卜片一起倒进坛子中,每天用干净的筷子搅拌均匀入味,7 天左右就可以吃了。

    宁澜又花了四百文做了辆独轮车和两个木桶,木桶外边配了藤套,藤套和桶之间可以放入旧衣物、棉垫子保暖。

    只是不管怎么保暖,在洞溪村做好粥去镇上还是会凉的。思来想去宁澜借了平安医馆的小厨房,这样他每天早起大半个时辰到孙大夫那里把粥煮好就可以,独轮车也不用推来推去。

    一切准备就绪,这日宁澜就摸着黑出发了,好在他这路已经走熟了,有火把照着,不算难走。村里的牛车不会这么早,宁澜走到大路上才拦了一辆车去镇上。

    到了平安医馆,宁澜先把梅花煮水,梅花煮熟了颜色不好看,所以他只用煮透的梅花水熬粥。

    粥煮开只要小火慢熬就行了,宁澜坐在火边有一搭没一搭地添着柴,红红的火光映出他渐渐长开的眉眼。

    “好香啊,”天微微发亮,医馆中的医童小路也起了,小路是孙大夫收的徒弟,才 12 岁,正揉着惺忪的睡眼。

    “快来小路,我熬的梅花粥你趁热吃一碗,”粥熬的差不多了,宁澜盛出两碗粥,又夹出一碟腌萝卜,同路远一起吃,剩下的粥盖着盖子用余火继续焖着。

    “好喝,”粥熬足了火候 ,米粒儿和梅花水融到一起,米香和梅花香也融到了一起。腌萝卜酸甜微辣,色泽光亮,勾着人的食欲。

    路远喝完一碗粥意犹未尽,宁澜看在眼里拿过碗又给他盛了一碗,再留出给孙大夫的,就推着两桶粥去街上卖了。

    太阳将出未出,街上行人断断续续多了起来,有赶着上工的,有出来买菜的,也有替主家买吃食的。

    宁澜找了一个卖包子的摊儿挨着,光卖粥还是太单薄了,和主食搭配着应该好卖一些,卖包子的摊主看清宁澜卖的和他没冲突也没说什么。

    街上叫卖声此起彼伏,宁澜也跟着吆喝,“梅花粥,热腾腾的梅花粥。”

    其实不用宁澜叫喊,他摊子上的香味儿已经吸引了不少人来看。

    “小哥卖的什么,闻着怪香的,”一个小厮过来问,他家公子吃腻了厨房做的饭,时不时就打发他来街上寻摸新鲜吃食。

    “梅花粥,熬了大半个时辰,又浓又香,您买一碗尝尝,”宁澜掀开桶盖让小厮看软糯浓稠的白粥。

    “多少钱?”围观的人问道。

    “用纯白米熬的,三文一碗。”

    怪贵的,有人小声嘟囔,宁澜只笑笑。

    那小厮倒是从食盒中拿出一个碗,让宁澜盛了一碗,宁澜麻利地盛好,洒上几片碎梅花瓣,“多谢光顾,自家腌的小菜配粥正好,送您一碟儿。”

    小厮又拿了一个小碟子递过去,宁澜夹了两筷子,“满意了您再来。”

    宁澜一直笑着态度顶好,周围的人看他盛出的满满一碗粥米放的确实足,也就不断有人买了喝。

    “舒服,”一大汉把一碗粥喝的干干净净,又要了一碗,“小哥儿粥不错,我这几天咳嗽胸口难受,这碗粥下去平顺了不少。”

    “梅花是能止咳解郁的,”宁澜手上正不停忙活着。

    “行,那我明天还来你这里喝粥。”

    “生病还是要看大夫,”宁澜失笑,见大汉碟子里的萝卜没有了,又夹了两筷子过去。

    宁澜这边粥生意好,旁边摊主包子卖的也比平日快了不少,抽空递给宁澜一个包子,“小哥明天还来不?”

    “来的,”宁澜接过包子,也递过去一碗粥。

    “好,那我明日给你占位置。”

    “多谢了。”

    买粥的人渐渐少了,宁澜便注意到不远处一个乞丐打扮的小姑娘,盯他很久了,等到宁澜快收摊儿了才过来,怯生生地说,“哥哥,我买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