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着,父母对他过分溺爱却毫无期望,连一点的担子都不愿意让他背。他花天酒地的胡闹,银子不要钱一般向外撒,父母连一句斥责都不会有。

    他家是江南首富,家产够他挥霍好几辈子,父母自然不会将这点银钱放在心上。

    可他还是空虚。整个人像是漂浮在空中,没有感觉,没有痛觉。

    于是他变本加厉地流连于狐朋狗友之间,更是日日踏足烟花之地。妄图用烟火气和大声的谈笑驱散那空虚。枕边永远有人,身边永远有笑,可只有他自己清楚,虚假的热闹并不能抚慰他一丝一毫。

    每次做过后,他总是躺在床上想后半辈子该怎么过。他应该会是个无所事事的富家翁,后院里住满几十个妻妾,靠着酒和虚幻了此残生。

    在他十五岁有了第一个女人时,这个想法就根深蒂固地扎在脑海。

    可是现在二十年过去了,他不但没有妻妾成群,甚至都没有成亲。

    他孤寡一人奔走于世,身边只跟着个伺候的仆人。

    那年离开京城后,他去了趟西南,那里有一座全国最大的佛寺。他在寺院里住了半年,听着僧人平稳沉静的诵经声,闻着香燃尽的清苦味,见过不知多少人的绝望和痛楚。

    然后他接到了一封家书,母亲病重。

    他赶回江南,只见了母亲最后一面。母亲去后不久,父亲也撒手人寰。

    长兄忙于处理后事,打理家族生意,没有多少心力分给他,那桩亲事自然不了了之。

    待忙过这一阵再提起时,晏怀洲以沉稳但不容置疑的姿态拒绝了娶亲,他不知说了些什么,两兄弟在祠堂坐至夜深。在那之后,沉默寡言的长兄便再未提起过娶妻一事。

    晏怀洲自那之后便忙了起来,奔波于全国各地,扩展生意。家族的生意有长兄和族人打理,他不想插手。他打理的只有一桩生意——

    “甜香阁”的扩张。

    晏怀洲本以为自己不学无术,难精此道。但事实证明,晏家后人的经商天赋是刻在骨子里的,不过几年,只在揽月县开了一家的甜香阁,便遍布四海,各州各路都有分号。

    甜香阁只做甜点和饮品,样式新奇,口味甜而不腻,还经常推陈出新,很受夫人小姐们的喜欢,在人多的州县,经常能看到排队购买的盛况。

    甜香阁每年的净利润竟能达到几十万两,但没人知道的是,甜香阁在官府登记的主人,并非日日为之操劳的晏家公子。

    据晏怀洲自己所说,甜香阁是他一位朋友的产业,他只是代为打理。可这话没多少人信,因为从来没有人见过那位朋友。况且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自己的产业,怎么会如此尽心尽力地打理?

    晏怀洲从不解释。

    今年他回了江南,照例去各家分店视察,最后去的却是揽月县,甜香阁的发家之地。

    揽月县的甜香阁店主陪着他逛了一圈,说道:“公子,今年的账册和收入已经送到府上,您看看是否有不妥之处。”

    晏怀洲一笑道:“好,我待会回去看。”

    他早已不是揽月县的县令,自然不住在县衙。现在他的落脚之处,是县衙隔壁的那座庭院。

    进了庭院,他熟稔地点亮烛灯,在书房坐下,开始看账册。这些年来,他对账册这东西无比熟悉,一目十行地翻看着,另一只手却拨着手腕上的佛珠。

    夜色渐深,书房门却被推开,一名青衣女子走了进来,脸上有明显的喜悦:“表哥,你回来啦!”

    晏怀洲从账册中抬起头,惊讶神色一闪而过:“表妹,你怎么在这里。”

    这女子是他表妹,也是他母亲曾为他定下的婚约对象。他这些年来奔波于各地,这女子倔得不行,跟了他一路。去年终于想办法摆脱开来,哪知刚回江南就被她抓了个正着。

    思及此,晏怀洲满心无奈。

    岑俪走过来,不满地道:“大哥前些日子告诉我你回来了,你却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