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年暮春,正月朔,宣政殿大朝。

    自从奉诏监国后,李珺便住进了宣政殿日华门外的东宫,也是道宗时期的少阳院。

    尚服局送来了礼衣,但是李珺却挑了一件绯色的公服穿上,像官员一样取下金钗,裹上幞头。

    ——宣政殿——

    咚咚咚!

    初升的朝阳,伴随着鼓院的阵阵鼓声,李珺在左右宦官与宫人的陪同下踏入日华门,登阶入殿。

    阳光洒照在宣政殿的阶梯上,绯袍被衬得发亮,李珺平静的表面,却藏着一颗紧张的心。

    新思想的开始,也是负担的开始,她深知责任之重,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辜负“父亲”的期望,肩负起承担天下的责任。

    “监国到!”

    当齐国公主踏入宣政殿时,左右群臣手持笏板低头面向中央。

    她们能看见的,是绯袍下的六合靴,但无人敢议论。

    宣政殿的御座旁设了一张胡椅,就在秦镜之下。

    李珺登上殿陛,群臣则向北而立,“跪。”

    “拜。”

    搢笏拜舞,是朔望大朝的礼节。

    “公主千秋。”

    李珺走到胡椅前坐下,向群臣招了招手,众臣退回两侧坐下,开始商讨国事。

    “陛下与皇后殿下亲征安西,朝中后援不容有失,前线消息,每日一报,先呈吾,再至省台。”李珺道。

    “公主…”有官员起身。

    “从今日起,吾是监国公主,”李珺打断了他的话,“诸位臣工当遵监国,此乃圣人之诏命。”

    “臣等谨遵。”群臣叉手回道。

    ------------------------------------

    ——东宫——

    朝议散去后,李珺回到了东宫,所有政务也都挪到了东宫。

    作为主持改革的辅政大臣,裴宁成为了皇帝与监国最信任的人。

    退回东宫后,李珺松了一口气,并询问道裴宁,“先生,吾今日朔朝,没有给圣人丢脸吧。”

    裴宁叉手回道,“监国自幼跟随在圣人身侧学习政事,初次监国,便能威慑群臣,已有储贰之风范。”

    李珺看着裴宁,永远都是一张冷冰冰的脸,似乎没有喜怒。

    “算了。”李珺挥了挥手。

    “裴宁告退。”

    就在李珺处理政务时,兴庆宫的宦官飞奔入内,“监国,兴庆宫着火了!”

    李珺闻讯,当即带着人马前往兴庆宫查看,“怎么回事?”

    “暮春气候回暖之时,宫人不小心打翻了台烛。”宦官惊慌失措的回道。

    李珺知道兴庆宫曾为道宗的藩邸,虽然没有见过这位祖父,但是从史册与人们的谈论中,李珺也有所了解。

    尽管晚年荒唐,但她也在书本当中看到了北唐最辉煌的一面。

    兴庆宫多为木构,一旦着火,便蔓延得极快,好在金吾卫与街道司救火的人赶来及时。

    李珺赶到时,火止在了花萼相辉楼前,与禁军一同救火的,还有一个绯袍官员。

    “监国,里面危险。”金吾卫将军匆匆上前阻拦。

    “这座宫殿要是烧了,我怎么与阿爷交代。”李珺不顾阻拦,亲自踏入兴庆宫查看。

    整个宫中,以花萼相辉楼最为耀眼,这个名字,她在书中多次看到。

    好奇驱使着李珺前往,好在大火顺利止在了搂外,楼中只是渗入了一些烟雾。

    在烟雾缭绕下,花萼楼犹如仙境,李珺在楼中看到了一幅被烧得只剩下了半张的画。

    烧毁的痕迹很旧,显然并不是今日的火所致,李珺被画上的女子所吸引。

    “这是道宗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张贵妃。”身后突然出现一名官员。

    李珺一愣,“这就是那位被赐死于马嵬驿的张贵妃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