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认认真真遵守大汉的法度,这反过头来攻讦起他来了?

    不过孙坚的确难缠,孙坚作战身先士卒,十分勇猛。他擅长训练兵卒,是一个十分有魅力的将领。在收编了董卓部分西凉残军之后,孙坚的实力更强,如今已经领兵两万人了。

    这样的人,若是得到了冀州,岂不是如虎添翼?

    袁绍和曹操是怎么想的,孙坚难道还真和他们分冀州,肯定是趁着他们兵力在外,独占冀州啊!

    其实袁绍算盘打得很好。作为四世三公的后代,袁绍觉得冀州人才不会服孙坚,等韩馥一死,冀州都归于自己之手,将边边角角的地方留给孙坚和曹操就行。所以他现在非常注重保留实力,甚至都想退兵到冀州,赶紧和孙坚联手,驱逐韩馥下台。

    第121章

    郭嘉认为当派人去保护韩馥, 只要留得韩馥性命,他日中原军进入冀州就理所成章。至于荀澜担忧的孙坚占据冀州会做大的问题,他断言:

    “孙坚和袁绍曹操必定势如水火, 到时冀州陷入混乱,百姓无抵御之心。只要主公平定了中原, 凭借中原的兵力,取冀州如探囊取物尔。”

    荀澜暂且放下自己的担忧, 飞鸽传书给在荆州驻守的赵云,让他速度派一队常山郡人马前往冀州,再在老家冀州常山郡做好准备。

    这既是防止韩馥软骨头,向朝廷和袁绍滑跪, 也是行保护之举,免得他被孙坚给杀了。要知道孙坚斩杀州郡长官可是毫不留情,有前荆州刺史横死的例子在前, 想必韩馥也乐得有人来保护自己。

    “目前的确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官渡, 若是能速战速决就好了。”荀澜暂时放下对孙坚的忧虑, 其他的确鞭长莫及, 总不能让自己有限的兵力在全国各地开花, 那样后方容易生乱, 且让百姓安心恢复生产一段时间。他出征的兵卒向来占青壮年劳力的比重低,不会影响到地方农耕和经济发展。

    荀彧一一举例:“所谓兵法, 多是虚虚实实、攻其不备, 再加上水淹、火攻,只是面对这样的战场,双方实力基本明了, 地形又处于平原地带, 比拼的就是兵力和粮草。”

    其余人也没什么取巧的计策, 曹操肚子里有点东西,毕竟是亲自带兵打仗过的人,文文韬武略都有。他挺会选地方修筑堡垒的,水攻什么的完全不可行。

    荀彧继续道:“主公既然在公孙瓒军中有内应,不如深夜火烧其粮草,再加上突袭,就算不能大获全胜,也能使其士气受损。再辅以一天三次的夜袭,让其疲惫不堪,很快对方就会退兵。”

    只要退兵,就会留出破绽。

    目前的难点是公孙瓒的骑兵非常适应在开阔的平原作战,每次出来都是正面冲击。硬碰硬下,就算是荀澜有精良的铠甲骑兵,也有些吃不消。

    何况他还要安天下,并不想这一战折损大量的兵力。骑兵可是好不容易养起来的,就连袁绍也对三千骑兵心疼不已。

    这次作战,公孙瓒出动了一万的骑兵,幽州毕竟是边塞之地,汉人习惯了在马背上和胡人作战,所以有明显的骑兵优势。

    “且容我想一想,若是明日再无计策,就依文若所言。”荀澜点了点头。荀彧的计策虽行,但这样他在公孙瓒军中的钉子就暴露了,荀谌也有暴露的风险。

    而且,不远的地方就有一条小河,公孙瓒和曹操可以派骑兵汲水来,倒时候扑灭火焰应该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可惜石油没法泼到粮草里去,那气味太刺鼻,根本没法偷偷运到军中。

    夜里翻来覆去的时候,他一直在思考:有什么出其不备的法子么?

    不过亦如荀彧所说,早在多年前的孙子兵法里,三十六计就很全面了,现代兵法很多都是老祖宗剩下来的玩意会儿,想了半天也没什么招儿。

    荀澜叹了口气,闭上眼睛打算放弃了:他还不如古人智商高呢,荀彧和郭嘉都没想到,自己还是别纠结了。毕竟自己唯一的优势也就在于新奇的现代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