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保管,待耶路撒冷战事了结之后送回。首家获得资格的是拥有《蒙娜丽莎》的卢浮宫。

    至于什么时候战事了结,这还真是只有上帝知道了。

    这幅画最终被命名为《神代》。

    不仅因为它展现了传说中神代的样貌,更因为其中所展现出的人文精神在公元前十世纪出现只能够被冠以神迹之名。

    虽然只是背景,但它无疑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城市的面貌与风格特征,为已经无法完美再现的耶路撒冷鼎盛之景提供了重要参考。

    所以《神代》不仅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除此之外,更让人争论不休的是画中人的身份。

    《蒙娜丽莎》的说法虽然只是不靠谱的传言,但《神代》却连传言也没有,头绪更是一团乱麻。

    从服饰上看,根据考究调查,那毫无疑问的是古以色列的服饰,而且等级很高,不是王也是高级贵族。他的容貌也很显眼,白发金瞳,若是在历史上有过记载一定很容易找到。

    然而,并没有。

    翻遍《旧约》与各类史料典籍,甚至连私人信件与志怪传说也没有放过,他们都没有找到这么一个人。

    大卫王因为与记载外貌不符,继任的亚多尼雅因为气质不符被逐出此列。

    如果不是鉴定年代的确在这两人的任期左右,考古学家们也快放弃治疗了。

    但就这么把画中人的身份随意说成一个贵族,他们又觉得不甘心。

    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画作,这样的奇迹——

    是何等的人才配得上啊!

    “不过说起来,亚多尼雅这个人也很奇怪啊。”终于有人忍不住吐槽。

    “蠢得离奇?”

    “你的专业素养呢,古以色列亡于他儿子好吗?”

    “说得跟他他自己没什么错一样。”

    作为大卫之后的王,亚多尼雅严格算来无功无过,但最奇怪的地方在于,原本在《旧约》之中无处不在的上帝偏偏在亚多尼雅的任职期间毫无存在感,仿佛根本就没有这个人一般。在后来编写《旧约》的时候,后人也根据此猜测亚多尼雅他“不与神的意,神便看他走向灭亡”。

    所以亚多尼雅的风评甚至比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古以色列亡国之君。

    但即使亚多尼雅的外貌并没有留下记载,也没有人会认为画中人会是亚多尼雅。

    因为他那双金瞳在注视着画外之人的时候,是那么的温和包容,繁华而鼎盛的圣城在他的身后成为了他绝佳的陪衬。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任何一位看到画作的人都会相信,这一定是一位温柔的王。

    在画中人的身份还没有真正确定的时候,作画的人又掀起了令一番讨论。不过这个连头绪都没,也只能暂且搁置。

    不过大家的心中已然默认,他们之间的关系一定非比寻常。

    不然,为何如此生动的神情会展现在画家的画笔之下?不然,为何他看向画家的眼神会是那样的温柔?

    他的金瞳沉淀着他对这个世界的纯然的喜悦和祝福,如同光明,却不似火焰一般灼人,只是这样注视着你,便会让你感到由内而外的暖意。

    他必定是一个很温柔的人。

    现代社会的节奏很快,十年眨眼而过,曾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