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下溪左手托腮,不出声。

    “怎么样?”李果得意洋洋地等夸奖。

    “很好。”柳下溪笑了,真逗:这孩子,像极了讨主人欢心的宠物狗。“知道六道湾怎么走么?”

    “半个小时的车程。”

    “这么近?”

    李果笑道:“整个乡也只那么大。如果是摩托车,几个小时整个县也就逛完了。我们这是要调查刘华第二个老婆的死因么?跟河堤上的凶杀案有什么关系?”李果虽不聪明也不是绝对的笨蛋。在局子里混了几个月,多少对某些词还是敏感的。比如说:死亡。提到死亡,就会想到死亡的几种状态:自然死亡、病死、意外死亡、被杀。湖里淹死有几种可能:自己不小心失足跌落淹死;被人推下;死了被人弃尸。

    在这里,没有人报案,公安机关就不理会。人死亡只要有家人给个合理解释就没有人追究,并不需要医院开具死亡证明。尸体被家属隆重地送进坟墓就算完成了一生旅途。

    大大小小的塘,好多!不过,那么浅的水算塘么?

    “他们在做什么?好多鱼!”鱼在网子里挣扎着,新鲜的让人流口水。

    “清塘。”李果道,见柳下溪把自行车停下来,催道,“快点吧,过不了多久,天就黑了。”

    “他们在挖什么?”柳下溪好奇心重,有的塘子里像是有人在泥里挖掘。

    “有些塘子里的鱼几年没有干过了。现在把肥鱼清出来,弄到市场上卖,那些挖掘的是在挖藕,现在是农闲的开始,天气也不是冷得吓人,是清塘起藕的好日子,留种的藕也要重新布种了。那地里看到没,准备植窖埋甘蔗,到春天,埋下去的甘蔗长新苗就可以植成甘蔗林了。”

    “这么多鱼现在卖还不如等到过年的时候。”

    “笨,那时天太冷了,谁愿意起鱼?这里是鱼米之乡,鱼任何时候都不缺,过年价也不会高多少。这些鱼直接由水产公司收购,统一外销他地,或者是制成鱼干、鱼罐头之类的。”

    “看着这些鱼,想买条来做菜,还有新鲜的藕!”柳下溪笑道。

    “你会做饭?看上去都不像。”李果横了他一眼,不明白这个人,一会儿是工作狂,一会儿是普通人。现在不是来查案么?这么清闲。

    “到别人家蹭饭,送上条新鲜的鱼好进门。”

    “谁家?”李果的好奇心不是普通的重,眼睛总是闪亮亮的。

    “不告诉你。”柳下溪快乐地把自行车放在一柳树边。“帮我选选,哪一种鱼好吃?”

    “都好吃。”问李果问错人了,李果对厨房没有兴趣。他只分得清鲤鱼与鲫鱼,青鱼与草鱼是分不出来的。

    柳下溪自己咨询了一下起鱼的农民,买了条三斤多重的桂鱼和几斤鲜藕。

    他们俩也没有赶路,柳下溪示意李果问卖鱼给他的农民刘家的事。

    “老乡,认识搬到镇上去的家里放录像的刘华么?”李果有了干劲后,人也机灵了点,明白柳下溪买鱼是为套话铺路。

    “刘华?开拖拉机的刘华?认识!”农民停下手里的活,坐在草地上。“说到他,就有话讲啰。能干,很能干的一个人。”

    “他的旧房子在哪里?”

    “早拆了,听说他在镇上盖新屋,有些木料还可以用,浪费了可惜,问这个做什么啰。”

    “有事呢,多讲讲他们父子俩的事。”

    那位农民用奇怪的眼光看着他们,大约觉得他们不是坏人:“是在几个月前拆的,那块地已经成了别家人的自留地,早种上庄稼了。”

    “他平时跟谁家的关系最好啊?”

    “哪一家子啊?都好吧。刘华长年在外地,家里头只有婆娘与小兴旺。那婆娘是后娘,刻薄得很,对小兴旺一点也不好,常常打骂。那婆娘嗓门大,闹得四邻不安。后来那婆娘死了,真是天开眼了。”

    柳下溪低声对李果道:“问问他们,第二个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