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2/2)
呢,红尘中,明明他就在自己身边,最后却还是错过了,甚至,是自己的手亲自把他送进了黄泉。为什么?为什么呢……
“年轻人,又要去找你皇兄么?”老婆婆依旧在那个地方为过往的游魂消除前生的记忆。“来来来,喝了这碗茶,就可以过去找他了。”
筱雁望着碧绿的茶汤,心中泛起一阵痛楚:皇兄,我还是要忘了你才能去找你么?
“年轻人啊,快做决定啦,你的皇兄很早以前就过去了,再不快点就真的追不上他了。”
猛地端起那碗迷魂茶,筱雁大口大口咽着,眼泪落在碗里,转眼就化了。
——这一世,请让我和他生在平凡的百姓家吧,只要能够平平淡淡过一生就够了。筱雁过桥前,在心中如此呐喊。
他又醒了过来,这次,他一睁开眼就看见了那个人。那双清冽的眼睛正温和地凝视着他,他想唤他,却发现喊出的只是一声响亮的哭声。命运弄人,他出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二十出头了,妻子和末出生的孩子刚刚成了一场战事的陪葬品,他一个人流落到这里,拣到了被逃亡的父母遗弃的他。
“太好了,那孩子还活着,太好了……”那个人见他哭了,欣喜地对身边的人说。
“哎呀,这年头,自己都顾不得了,你还拣个累赘回来做什么啊?”
“可……这么小的孩子,我不忍心啊……”他轻轻叹着气,然后带着他走上逃亡的路。
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民不聊生,每个人要养活自己已经很困难,不要说那个人还要拉扯个半大的孩子。
白天,那个人在别人家里当教书先生,晚上回来还要种田、种菜。他经常在半夜醒来的时候,看到那个人在午后借着月光翻地里的土。
孩子长得快,吃的、穿的、用的都要白花花的银子。他日夜拼命地干活,还是只能勒紧腰带过窘迫的日子。
可是人穷志不短,那个人时时不忘教诲他,做人要有出息,要 X_io_ng 怀大志。
“男儿应志在四方,你往后长大了,是要做一番大事业的,知道吗?”空闲时,那个人总这么说。
可他不以为然,有志气能当饭吃吗?能让爹过上好日子吗?
那个人微微笑了,说:“等你有一天学业有成,爹就算砸锅卖铁都会让你上京赴考的。”
“如果雁儿考上了呢?爹能过上好日子吗?”他天真地问。
“能吧。”那个人望着窗外穿梭的燕子,若有所思。自己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放弃了儿时的梦想。而今,希望雁儿能一偿自己当年的心愿吧。
那个人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此后,更是耗尽心力养育他。
当他终于长大成人,背着行囊准备上京赴考时,那个人已经过早地染上了一头白发。
“爹,你等我回来,等我中了状元,一定用八人大轿,从村口一直敲锣打鼓来接你。”少年自信满满地说。
那个人不由失笑:“又不是来接你媳妇,哪用得着大轿抬啊,再说我也不习惯热闹,只要你记得爹在这里等你消息就好了。”
他走的时候,隔了很远,回头还看到那个人在村口望着他,苍苍的白发在风里像散乱的苇草。他忽然一阵心酸,用力抹了一把眼泪之后,再也不敢回头。他自此发下誓愿,不能获取功名,荣归故里,决
“年轻人,又要去找你皇兄么?”老婆婆依旧在那个地方为过往的游魂消除前生的记忆。“来来来,喝了这碗茶,就可以过去找他了。”
筱雁望着碧绿的茶汤,心中泛起一阵痛楚:皇兄,我还是要忘了你才能去找你么?
“年轻人啊,快做决定啦,你的皇兄很早以前就过去了,再不快点就真的追不上他了。”
猛地端起那碗迷魂茶,筱雁大口大口咽着,眼泪落在碗里,转眼就化了。
——这一世,请让我和他生在平凡的百姓家吧,只要能够平平淡淡过一生就够了。筱雁过桥前,在心中如此呐喊。
他又醒了过来,这次,他一睁开眼就看见了那个人。那双清冽的眼睛正温和地凝视着他,他想唤他,却发现喊出的只是一声响亮的哭声。命运弄人,他出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二十出头了,妻子和末出生的孩子刚刚成了一场战事的陪葬品,他一个人流落到这里,拣到了被逃亡的父母遗弃的他。
“太好了,那孩子还活着,太好了……”那个人见他哭了,欣喜地对身边的人说。
“哎呀,这年头,自己都顾不得了,你还拣个累赘回来做什么啊?”
“可……这么小的孩子,我不忍心啊……”他轻轻叹着气,然后带着他走上逃亡的路。
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民不聊生,每个人要养活自己已经很困难,不要说那个人还要拉扯个半大的孩子。
白天,那个人在别人家里当教书先生,晚上回来还要种田、种菜。他经常在半夜醒来的时候,看到那个人在午后借着月光翻地里的土。
孩子长得快,吃的、穿的、用的都要白花花的银子。他日夜拼命地干活,还是只能勒紧腰带过窘迫的日子。
可是人穷志不短,那个人时时不忘教诲他,做人要有出息,要 X_io_ng 怀大志。
“男儿应志在四方,你往后长大了,是要做一番大事业的,知道吗?”空闲时,那个人总这么说。
可他不以为然,有志气能当饭吃吗?能让爹过上好日子吗?
那个人微微笑了,说:“等你有一天学业有成,爹就算砸锅卖铁都会让你上京赴考的。”
“如果雁儿考上了呢?爹能过上好日子吗?”他天真地问。
“能吧。”那个人望着窗外穿梭的燕子,若有所思。自己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放弃了儿时的梦想。而今,希望雁儿能一偿自己当年的心愿吧。
那个人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此后,更是耗尽心力养育他。
当他终于长大成人,背着行囊准备上京赴考时,那个人已经过早地染上了一头白发。
“爹,你等我回来,等我中了状元,一定用八人大轿,从村口一直敲锣打鼓来接你。”少年自信满满地说。
那个人不由失笑:“又不是来接你媳妇,哪用得着大轿抬啊,再说我也不习惯热闹,只要你记得爹在这里等你消息就好了。”
他走的时候,隔了很远,回头还看到那个人在村口望着他,苍苍的白发在风里像散乱的苇草。他忽然一阵心酸,用力抹了一把眼泪之后,再也不敢回头。他自此发下誓愿,不能获取功名,荣归故里,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