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2/2)
花束放下去,男人蹲在旁边仔细地除去杂草。
女人牵着小女孩的手蹲下去和她说:“你看, 就是这个姐姐救了外婆的眼睛。”
小女孩摇摇晃晃地面对墓碑低头鞠了一躬,声音糯糯的说:“谢谢姐姐。”
女人说:“小颖以后也会代妈妈来看姐姐吗?”
“会的!”小女孩又看向墓碑:“姐姐,以后我每年都会来看你。”
清脆的声音伴随着风声,梨花飘雪,洋洋洒洒地飘过去。
岁轻轻地收回指尖,又摩挲着灵犀的脸颊。
灵犀笑了一下,在她说话前吻住了她。
这个吻持续了很久,久到灵犀再睁开眼时,原本寂静的耳边却响起闹市的喧嚣。
她们站在闹市往来的街巷之中,身边往来人无数,又没有人能看见她们。
前方随风飘动的酒旗分外显眼,上面是字形飘逸的一个“清”字,即使灵犀离那里还有些距离,也闻得到它久久不散的酒香。
她看着灵犀笑:“陆大人可还记得这里?”
灵犀眼底盈盈的笑意将她柔柔的包裹着,嗅着酒香低低地唤她:“殿下。”
“是广陵,是你的封地。”
两人相视一笑,灵犀握住她的手向前走:“我怎么会忘呢,大泰八年丰收的第二月,你亲自为酒楼题字,取名清陵。”
“而他家的酒,又名’清陵酒‘,正是因为广陵的富饶,才能精粮酿醇酒,闻名整个大泰。”
灵犀停下来定定的望着酒楼高悬的牌匾,往日的画面又浮现在眼前。
是她衣袖拂动,行云流水写下的飘逸字形,也是她收笔尖锐饱满又留有余力的气势。
她们随着周遭百姓的叫好声,一道饮下的清冽甘甜酒香又涌上心头。
不知道为什么灵犀有些感慨,她想抱住身旁的人,甚至想和她说声还好,她们还能回到这里又一同饮下这盏酒。
岁笑了一下,问她:“准备好了吗?”
灵犀说:“什么?”
但下一息,有酒楼的跑堂迎上来,殷切地邀她们进去,又为她们领路。
啊,能看见她们了。
岁问他:“还有雅座么?”
跑堂爽朗的答:“有,客官您里面请,今日您可来对了,今日酒楼正好请了说书先生。”
灵犀闻声说:“那先生今日讲什么故事?”
“一看二位就不是广陵本地人吧?广陵公主二位可知道?”
两人很轻的笑,又互换了道眼神答:“知道。”
“今日讲的正是广陵公主当年为广陵做出的功绩,运气好您兴许还能听见公主为酒楼题字的故事嘞。”
跑堂将她们带入雅座,灵犀点了几道下酒菜,又吩咐上最好的清陵酒,就让人退去了。
跑堂甫一离开,两人又笑起来。
直至口感醇厚绵柔,又带着回甘的清陵酒入了喉,灵犀才缓缓地吐出热气说:“真好。”
酒楼里的说书先生正在同众人讲诉大泰七年,长公主平定都城叛乱和驸马一道回了广陵,兴修水渠,又重农耕,自此广陵收成年年涨,岁岁富饶。
岁抿着酒,微微撑着下颌:“原来听后人讲诉自己的故事,是这种感觉啊。”
灵犀为她斟酒
女人牵着小女孩的手蹲下去和她说:“你看, 就是这个姐姐救了外婆的眼睛。”
小女孩摇摇晃晃地面对墓碑低头鞠了一躬,声音糯糯的说:“谢谢姐姐。”
女人说:“小颖以后也会代妈妈来看姐姐吗?”
“会的!”小女孩又看向墓碑:“姐姐,以后我每年都会来看你。”
清脆的声音伴随着风声,梨花飘雪,洋洋洒洒地飘过去。
岁轻轻地收回指尖,又摩挲着灵犀的脸颊。
灵犀笑了一下,在她说话前吻住了她。
这个吻持续了很久,久到灵犀再睁开眼时,原本寂静的耳边却响起闹市的喧嚣。
她们站在闹市往来的街巷之中,身边往来人无数,又没有人能看见她们。
前方随风飘动的酒旗分外显眼,上面是字形飘逸的一个“清”字,即使灵犀离那里还有些距离,也闻得到它久久不散的酒香。
她看着灵犀笑:“陆大人可还记得这里?”
灵犀眼底盈盈的笑意将她柔柔的包裹着,嗅着酒香低低地唤她:“殿下。”
“是广陵,是你的封地。”
两人相视一笑,灵犀握住她的手向前走:“我怎么会忘呢,大泰八年丰收的第二月,你亲自为酒楼题字,取名清陵。”
“而他家的酒,又名’清陵酒‘,正是因为广陵的富饶,才能精粮酿醇酒,闻名整个大泰。”
灵犀停下来定定的望着酒楼高悬的牌匾,往日的画面又浮现在眼前。
是她衣袖拂动,行云流水写下的飘逸字形,也是她收笔尖锐饱满又留有余力的气势。
她们随着周遭百姓的叫好声,一道饮下的清冽甘甜酒香又涌上心头。
不知道为什么灵犀有些感慨,她想抱住身旁的人,甚至想和她说声还好,她们还能回到这里又一同饮下这盏酒。
岁笑了一下,问她:“准备好了吗?”
灵犀说:“什么?”
但下一息,有酒楼的跑堂迎上来,殷切地邀她们进去,又为她们领路。
啊,能看见她们了。
岁问他:“还有雅座么?”
跑堂爽朗的答:“有,客官您里面请,今日您可来对了,今日酒楼正好请了说书先生。”
灵犀闻声说:“那先生今日讲什么故事?”
“一看二位就不是广陵本地人吧?广陵公主二位可知道?”
两人很轻的笑,又互换了道眼神答:“知道。”
“今日讲的正是广陵公主当年为广陵做出的功绩,运气好您兴许还能听见公主为酒楼题字的故事嘞。”
跑堂将她们带入雅座,灵犀点了几道下酒菜,又吩咐上最好的清陵酒,就让人退去了。
跑堂甫一离开,两人又笑起来。
直至口感醇厚绵柔,又带着回甘的清陵酒入了喉,灵犀才缓缓地吐出热气说:“真好。”
酒楼里的说书先生正在同众人讲诉大泰七年,长公主平定都城叛乱和驸马一道回了广陵,兴修水渠,又重农耕,自此广陵收成年年涨,岁岁富饶。
岁抿着酒,微微撑着下颌:“原来听后人讲诉自己的故事,是这种感觉啊。”
灵犀为她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