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夜不曾熄灭,礼乐和鼓角交织,奏出一曲雄浑的长音。

    与此同时,一支车队离开中都城,车上的原桃向后眺望,能看到城头模糊的人影。

    凝视片刻,她收回目光,激动和喜悦盈满胸腔。

    回家了。

    她终于能回家了!

    遥远的西地,几名少年策马登上高地。

    少年们都是一身劲装,修长的小腿包裹皮靴,腰封以兽皮制成,带扣是金属制的兽首。

    站在高处,脚下的山川河流一览无余。

    腰悬的佩剑和马鞍上的花纹象征出身,他们都是西原国宗室和氏族子弟,以公子鸣为首,决意组织起队伍,以自身力量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少年们目光悠远,斗志昂扬。

    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长河掀起层层巨浪。

    年轻的灵魂英勇无畏,注定成为一群时代的弄潮儿和先驱者。

    记录在史官笔下,刻画在史册之中,将是另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留存千年,亘古不灭。

    ——全书完

    第二百八十七章 番外

    郅城, 古名郅地,人王分封时期,地属西原国,是沟通南北东西的交通枢纽, 也是迎接往来商旅的贸易大城。

    历经岁月轮转, 王朝更迭, 郅城的重要地位始终不变。

    时至今日,该地不仅商贸发达, 更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文化古城。

    哪怕历经战火, 城内的古迹仍得以大量保存。

    石砖打造的古城墙绵延数里,自墙头俯瞰, 城内布局井然有序,主干道保留古时规格, 新起的建筑延续“坊”的格局,乍一看,仿佛时空倒转,回溯千年。

    如今的郅城俨然是一座宏伟的历史博物馆,以独特的魅力迎来各方来客。

    城北的一座建筑工地,三日前发现一座古墓, 根据出土的镇墓兽, 推断距今三千年左右。

    郅城历史悠久, 挖掘出古墓不算稀奇。

    工程队有丰富经验,当即向有关部门上报,并主动拉起边界围栏,提防有人误入。

    事情上报不久,相关人员迅速就位。由两名教授带队,勘察过周边环境, 确定地下是一座氏族大墓,带有显著的西原国风格。

    得出结论,考古队立即制定出计划,开始抢救性发掘。

    因墓门已开,封闭的空间重见天日,不确定外界环境对内部的影响,队伍上下争分夺秒,以最大的努力保护古墓,保护埋藏地下几千年的文化瑰宝。

    墓道空旷,穹顶和两侧石墙刻满壁画,色彩鲜艳,历经千年不朽。粗犷的线条描绘狩猎场景,图案抽象,却也栩栩如生。

    考古队员挖掘出大量随葬品,青铜器、玉器和金器应有尽有。并有大量的箭簇,拂开尘土,边缘处依旧锋利,闪烁慑人的寒光。

    “史载西原国人擅长冶炼,果然不虚。”一名考古人员赞叹道。

    随着挖掘工作继续,主墓室出现在众人眼前。

    墓门采用特殊构造,无法用寻常办法打开。只能动用机器,耗费一天一夜时间,厚重的石门才向一侧展开。

    众人这才发现门后有撑木,斜支在地面凹槽,牢牢抵住石门。

    墓室内光线昏暗,弥漫一股独特的气味。

    手电筒的灯光照亮,在场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光芒照耀下,一具石椁躺在墓室正中,石椁周围不是青铜金玉等随葬品,而是一只只摆放整齐的木箱。

    历经岁月,木材已经腐朽,透过缝隙可以看出,箱中是如山的竹简和叠放的兽皮。

    一名考古人员凑近观察,辨认出石椁雕刻的图腾,激动道:“言氏,一定是言氏!”

    言氏延续数千年,代代皆为史官,手中保存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每有言氏墓出土,史学界都会有新的发现。

    众人抑制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