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食运往肃北便是害怕发生这样的事,若粮食都落入世家手里,这些人为了赚钱,只会一个劲提高售价,百姓买不起粮食,迟早会出大问题。

    “别气,这不是提前被我们知道了吗,你那个什么捐助法子,到时候想办法让他们捐一批粮食出来就是。”工部尚书安慰。

    “我得想办法,多榨他们一些粮食出来,居然想趁肃北大旱昧着良心赚钱。”

    户部尚书回去后,立刻喊来了户部的人,说起这件事。

    其实他们都知道,因为先皇的缘故,大桓内部出了很多问题,比起京城,地方上出现的问题只会更多,世家势力日渐庞大,藩王对地方的掌控力过大,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隔天,商君凛收到了户部尚书递来的关于地方捐助计划的折子。

    看完后,饶是早知道户部尚书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也没料到他会下手这么狠。

    “这么了?”沈郁走过来,抽走商君凛手里的折子,“上面写了什么?”

    “是户部尚书的,”商君凛眼里溢出一丝笑来,“看来是被气狠了。”

    折子上写了他从工部尚书那听来的话,深觉这些世家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打算助他们完成心愿。

    沈郁看完,乐了:“要是那些世家知道他们的意图被户部尚书曲解成这样,脸色估计很好看。”

    这些人压根不管肃北会怎样,只想借这个机会大转一笔,商君凛后来派人去查了一下,京城的世家还知道收敛,那些地方上的,有不少已经开始大肆收购粮食了,偏偏他们开的价比市面上略高一点,百姓欢欢喜喜将家里的余粮卖了。

    若不能及时发现,等国库空虚,这些世家手里握着足够多的粮食,市面上的粮食价格便可由他们操控,到了那时,就是他们大肆敛财的时候。

    沈郁不知道前世肃北的事是怎么解决的,根据后续发展看,想来是埋下了不少隐患。

    “藩王手里也握着大量物资,经营这么多年,有些人的私库甚至比国库还富足,朕想动他们不是一两日了。”

    藩王,始终是悬在帝王心头的一根刺。

    “对付藩王不能着急,不过我们可以先收点利息,享受了那么久皇家子弟的便利,是时候让他们为大桓出一些力了。”沈郁勾了勾嘴角。

    “阿郁说的不错。”被沈郁思路带偏,商君凛已经开始想象能从藩王手里拿些什么用在肃北了。

    “这些征集到的物资,陛下打算统一运到京城再运往肃北么?”沈郁走到商君凛身边坐下,“若是着急,陛下不如直接从原地运过去,只是这样,需要派专门的官员到地方督促此事,未到肃北之前,由地方驻军护送,到了肃北地界,由肃北军护送。”

    商君凛思索片刻,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户部商议后,在早朝上将捐助肃北的事提出来,虽然大臣们早听到了风声,但正式听到还是觉得匪夷所思。

    尤其是户部尚书的意思是,捐助的大头出在民间。

    不可否认,户部尚书提出的方法能解决朝廷现在的困境,但……

    “臣以为不妥。”

    “有何不妥?”户部尚书一眼瞪过去,“还是说贾大人能想出更好的法子?那本官洗耳恭听。”

    “这……哪有朝廷开口向民间要钱的?不是有失颜面么?”

    “这哪是开口要钱,不是自愿的么,身为大桓人,大桓有难,理当出一份力,还是说,贾大人不愿出这份力?”

    “臣倒觉得,此法甚妙,”丞相站出来,“为表支持,臣愿捐白银千两。”

    另外两位内阁大臣也跟着站出来,表示愿意捐钱捐粮,从户部走漏风声起,他们就知道陛下铁了心要做这件事,与其反对惹陛下不快,不如赞同并出一份力。

    抛开其他,他们也觉得这个法子是目前对大桓最有利的,他们已经官至内阁,首先要保证的便是大桓的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