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节(1/2)
有人曾经夜晚秘密入了这里,誓言会带自己离开,拿着那只紫檀木的镯子目光诸多遗憾,犹豫了半晌,所有的话还是只剩下一句,"是大哥的错。"习惯了的拍着他的肩。
赵光义明黄色里衬的宫靴踏在了寺门口长阶的最后一层,终究还是不曾叩响大门。
第二年,宋太宗赵光义因腹有旧日刀伤不治,薨。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彷佛照颜色。
哼起来,一如既往。
"婆婆!我听说以前我们这里的国主很会作词……婆婆当年还记得他么?"隔壁家的孩子又跑来缠着她。
"记得。"
"我这几日进城去拜先生,茶馆后老有个说书的老人悄悄地在街尾支起摊子,每日都引了很多人去听,他说当时的国主举世无双……举世无双是什么?"粉嫩嫩地小脸扬起来,很是好奇。
"就是……就是你再也不能见到了。"
"那……那他们说曾经有一种很美的颜色失传了…..婆婆见过么?"
"见过,很美很美,再也染不出了。"她行走已经有些吃力,靠在墙上掸衣料,孩子就蹲在脚边。
"啊…..我很想能看见呢,那先生说得很好,好多一起玩的孩子都溜去听,而且据说当时有个什么…..很长名字的谱子,若是现在谁还能拿出来,立刻就能换得万金啊……"
流珠微笑,那孩子兀自想着那如同传说一样的故事,"我想找到那谱子,找到了是不是就能成了富人?就有很多很多的金银用不完?"
流珠又是那般随意地哼起来,"嗯,是啊。"
夕阳里她的影子被无限拉长,孩童眼中看见她满头银丝却依旧是带了些不一样的光彩。"婆婆教你识字好不好?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前。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婆婆念慢一些,记不住……玉树……"
金陵城中的说书先生依旧是摆了个摊子,是个老头子了,好像以前也有官职,但是后来得罪了权贵这几年失了势,有些疯癫癫的毛病,总是看见了红梅树就上去抱着哭,还总是望着翠柳巷又不敢进去。
第二日,村里的孩子都在难过,那有很多价值千金钗环绣裙的妇人故去了,走得很是安详。
那一夜,流珠觉得好似经了风,有些难耐,微微握紧了那方带子,慢慢地睡了过去。
带子上的血迹成了暗暗的褐色,活着。
有人碧衣抬腕,一目重瞳九霄云动,风华无双地笑起来,春花失了颜色,微微念着,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于是这一场梦太美,她再也不愿醒。
终
作者有话要说:
一切都完了,再不会有番外了。
鞠躬感谢。
生于七夕,死于七夕,所以生祭和死祭一起。
我很爱他们,所以这番外是在无限感伤之中的产物,不知道算不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虐,只是个人很触动而已。
感慨一个故事完了就是完了,过程中的这么几十万字再回想是种很可怕的感觉,用恍若隔世形容虽然狗血了一些,但是确实是很不一样的感觉。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云淡风轻地飘走。。。
☆、【补】后记:世事荒芜长孤独
后记:世事荒芜长孤独。
掩卷而毕,依旧是废言三两行。
半年之后,它终于完结,耗了很多心力去书写,通篇不过一个情字。
手足之情,姐妹之情,夫妻之情,乃至最后的最后,李从嘉的情。
他不言爱,我亦然,这世间能说爱,便是太过沉重,我不敢妄自忖度。明明是那树下拈花的锦绣玉人,非要教他看日月山川,怎能不是场悲剧?
赵光义明黄色里衬的宫靴踏在了寺门口长阶的最后一层,终究还是不曾叩响大门。
第二年,宋太宗赵光义因腹有旧日刀伤不治,薨。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彷佛照颜色。
哼起来,一如既往。
"婆婆!我听说以前我们这里的国主很会作词……婆婆当年还记得他么?"隔壁家的孩子又跑来缠着她。
"记得。"
"我这几日进城去拜先生,茶馆后老有个说书的老人悄悄地在街尾支起摊子,每日都引了很多人去听,他说当时的国主举世无双……举世无双是什么?"粉嫩嫩地小脸扬起来,很是好奇。
"就是……就是你再也不能见到了。"
"那……那他们说曾经有一种很美的颜色失传了…..婆婆见过么?"
"见过,很美很美,再也染不出了。"她行走已经有些吃力,靠在墙上掸衣料,孩子就蹲在脚边。
"啊…..我很想能看见呢,那先生说得很好,好多一起玩的孩子都溜去听,而且据说当时有个什么…..很长名字的谱子,若是现在谁还能拿出来,立刻就能换得万金啊……"
流珠微笑,那孩子兀自想着那如同传说一样的故事,"我想找到那谱子,找到了是不是就能成了富人?就有很多很多的金银用不完?"
流珠又是那般随意地哼起来,"嗯,是啊。"
夕阳里她的影子被无限拉长,孩童眼中看见她满头银丝却依旧是带了些不一样的光彩。"婆婆教你识字好不好?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前。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婆婆念慢一些,记不住……玉树……"
金陵城中的说书先生依旧是摆了个摊子,是个老头子了,好像以前也有官职,但是后来得罪了权贵这几年失了势,有些疯癫癫的毛病,总是看见了红梅树就上去抱着哭,还总是望着翠柳巷又不敢进去。
第二日,村里的孩子都在难过,那有很多价值千金钗环绣裙的妇人故去了,走得很是安详。
那一夜,流珠觉得好似经了风,有些难耐,微微握紧了那方带子,慢慢地睡了过去。
带子上的血迹成了暗暗的褐色,活着。
有人碧衣抬腕,一目重瞳九霄云动,风华无双地笑起来,春花失了颜色,微微念着,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于是这一场梦太美,她再也不愿醒。
终
作者有话要说:
一切都完了,再不会有番外了。
鞠躬感谢。
生于七夕,死于七夕,所以生祭和死祭一起。
我很爱他们,所以这番外是在无限感伤之中的产物,不知道算不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虐,只是个人很触动而已。
感慨一个故事完了就是完了,过程中的这么几十万字再回想是种很可怕的感觉,用恍若隔世形容虽然狗血了一些,但是确实是很不一样的感觉。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云淡风轻地飘走。。。
☆、【补】后记:世事荒芜长孤独
后记:世事荒芜长孤独。
掩卷而毕,依旧是废言三两行。
半年之后,它终于完结,耗了很多心力去书写,通篇不过一个情字。
手足之情,姐妹之情,夫妻之情,乃至最后的最后,李从嘉的情。
他不言爱,我亦然,这世间能说爱,便是太过沉重,我不敢妄自忖度。明明是那树下拈花的锦绣玉人,非要教他看日月山川,怎能不是场悲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