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节(1/2)
三代心血突然一朝断送出去,江南百姓不懂得其他,只知道亡国之憾。这一代的江南国主未曾见他雄图远略,却也从不见他罔顾子民生息。
都是记得的,上些年纪的人给后来的人说起,那位小皇子曾经举世无双的荣宠。所以好像习惯 Xi_ng 地便要去觉得他是有些骄纵自我的脾气的,他懂什么?城破的时候玉霄阁上还能听闻笙歌漫天。
难怪挑起了战事,难怪让北方一时半刻都等不得。
比起天灾来,人祸是不是更难接受?
好似什么都不曾变过,依旧是软雨春花江南三四月,秦淮内河一直飘摇入了金陵,村口的柳绿又葱郁地点入了溪水,有时候微微地落下三两雨珠来,不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闪雷。连这天气都仍旧是醉得人骨子里多了缱绻。
过了不知道有多久,久到村里东边的院子夜晚时常响起的哭音再也听不到。皇族被押北上,谁还会去顾着一个丫头的 Xi_ng 命呢?
三千素白,那一年的七夕丧音传来,家家户户竟是一时间齐整地飘起了孝,心照不宣地,或许积恨和亡国的恨意都还在,却仍旧是户户面向北方。
金陵城中一夜无眠,秋日的天气不至寒冷,却让人总觉得心里熄灭了些什么。无数人依然向北跪拜。好像他在的时候……就是某种信念吧。兀自的一种存在,不被人察觉,却突然在那个叫李从嘉的人真的走了之后,无数人开始懂得这种感觉。
温润得举手投足都能融进了三月春光里的人,为什么这样淡淡的一袭影子,却让这么多人一直放在心上,竟然会觉得这是种倚赖。
甚至哪怕是那一日亲见他皇宫之下出降,都不曾有过的怅惘感觉,这一次,他是真的不在了,世间芸芸,南北江水,天明依旧佳美,秦淮依旧夜夜醉梦管弦,"转烛飘蓬一梦归…… Y_u 寻陈迹怅人非……"低婉压抑地调子转了三两,忽地就洇开的紫檀香。
再无一个李从嘉。
深秋的日子,江南的乡野风穿林木而过见了些凉意,突然有叩门的声音。
急匆匆地去开了门,才见到那孩子。
做娘的再不顾上说些什么,突然就一把拉了过来搂进怀里,"回来了……就好。"
精细的江南绣裙,发样和各种配饰仍旧是南边的宫制,周身的气度自然不同那一年离家时候的小丫头模样了。她一路回来都没有什么表情,突然在娘的怀里放声大哭。
流珠喃喃地念着,他走了。
"谁?"一时的错愕,娘不懂她一路上努力回到江南的心情,不懂她曾经一直徘徊在金陵城外多日不敢踏进去,也不懂她最终还是掉转了身,凭着印象回到家里来的感觉。
她们都只是局外人,不会明白这故事个中的酸楚血泪。
什么都没有变,流珠再回来的时候只是大了许多,出落得漂亮又极明事理,世间冷暖,权贵心机更是见得的,毕竟是见过市面,明显得让四周的邻居都是背地里议论几番,"那就是以前宫里回来的人,听过没有?那是昭惠皇后贴身的侍女,一路随着的,后来又跟新后去了北边……"
于是人人见了她的时候都有些恭敬地意思,其实还是百姓间简单善意的心思,她年纪不大,恐怕却是生生死死,南北辗转起落都经历了。
流珠只用淡碧色的织锦捧着袭细软的物件供奉在了屋中,甚至爹娘也不让动,"这是他的东西,动不得。"
于是静静陪着爹娘过了几日安稳平常的日子,村子里竟是就有了上门提亲的人,爹娘知道她也是过了嫁人最好的年纪,见她平安回来,心里自然高兴,想必也是私下里找人授意了的,不然谁家恐怕也不敢妄自去说宫人的媒。
白日里爹娘没好意思同她说,到了夜晚过去问她的意愿。
流珠笑着摇摇头,娘自然是急得无法,"傻丫头,这前二十几年的荣华都过去了,往后还有几十年的日子,总要找个踏实的人相守啊……"
都是记得的,上些年纪的人给后来的人说起,那位小皇子曾经举世无双的荣宠。所以好像习惯 Xi_ng 地便要去觉得他是有些骄纵自我的脾气的,他懂什么?城破的时候玉霄阁上还能听闻笙歌漫天。
难怪挑起了战事,难怪让北方一时半刻都等不得。
比起天灾来,人祸是不是更难接受?
好似什么都不曾变过,依旧是软雨春花江南三四月,秦淮内河一直飘摇入了金陵,村口的柳绿又葱郁地点入了溪水,有时候微微地落下三两雨珠来,不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闪雷。连这天气都仍旧是醉得人骨子里多了缱绻。
过了不知道有多久,久到村里东边的院子夜晚时常响起的哭音再也听不到。皇族被押北上,谁还会去顾着一个丫头的 Xi_ng 命呢?
三千素白,那一年的七夕丧音传来,家家户户竟是一时间齐整地飘起了孝,心照不宣地,或许积恨和亡国的恨意都还在,却仍旧是户户面向北方。
金陵城中一夜无眠,秋日的天气不至寒冷,却让人总觉得心里熄灭了些什么。无数人依然向北跪拜。好像他在的时候……就是某种信念吧。兀自的一种存在,不被人察觉,却突然在那个叫李从嘉的人真的走了之后,无数人开始懂得这种感觉。
温润得举手投足都能融进了三月春光里的人,为什么这样淡淡的一袭影子,却让这么多人一直放在心上,竟然会觉得这是种倚赖。
甚至哪怕是那一日亲见他皇宫之下出降,都不曾有过的怅惘感觉,这一次,他是真的不在了,世间芸芸,南北江水,天明依旧佳美,秦淮依旧夜夜醉梦管弦,"转烛飘蓬一梦归…… Y_u 寻陈迹怅人非……"低婉压抑地调子转了三两,忽地就洇开的紫檀香。
再无一个李从嘉。
深秋的日子,江南的乡野风穿林木而过见了些凉意,突然有叩门的声音。
急匆匆地去开了门,才见到那孩子。
做娘的再不顾上说些什么,突然就一把拉了过来搂进怀里,"回来了……就好。"
精细的江南绣裙,发样和各种配饰仍旧是南边的宫制,周身的气度自然不同那一年离家时候的小丫头模样了。她一路回来都没有什么表情,突然在娘的怀里放声大哭。
流珠喃喃地念着,他走了。
"谁?"一时的错愕,娘不懂她一路上努力回到江南的心情,不懂她曾经一直徘徊在金陵城外多日不敢踏进去,也不懂她最终还是掉转了身,凭着印象回到家里来的感觉。
她们都只是局外人,不会明白这故事个中的酸楚血泪。
什么都没有变,流珠再回来的时候只是大了许多,出落得漂亮又极明事理,世间冷暖,权贵心机更是见得的,毕竟是见过市面,明显得让四周的邻居都是背地里议论几番,"那就是以前宫里回来的人,听过没有?那是昭惠皇后贴身的侍女,一路随着的,后来又跟新后去了北边……"
于是人人见了她的时候都有些恭敬地意思,其实还是百姓间简单善意的心思,她年纪不大,恐怕却是生生死死,南北辗转起落都经历了。
流珠只用淡碧色的织锦捧着袭细软的物件供奉在了屋中,甚至爹娘也不让动,"这是他的东西,动不得。"
于是静静陪着爹娘过了几日安稳平常的日子,村子里竟是就有了上门提亲的人,爹娘知道她也是过了嫁人最好的年纪,见她平安回来,心里自然高兴,想必也是私下里找人授意了的,不然谁家恐怕也不敢妄自去说宫人的媒。
白日里爹娘没好意思同她说,到了夜晚过去问她的意愿。
流珠笑着摇摇头,娘自然是急得无法,"傻丫头,这前二十几年的荣华都过去了,往后还有几十年的日子,总要找个踏实的人相守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