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厮混一顿时间便强烈要求退役。

    因为他们是风劲节和卢东篱的亲兵,经历那样的变故,心灰意冷,不肯再留在军中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并没有什么人起疑。蒙天成为了收揽定远关诸人之心,大笔一挥,就除了他们的军籍,临行还赐了不少金银,甚至动用主帅印章,给他们二人各自一封信来傍身,以后不管在哪里落脚,有这封信,和地方官都好攀交情。

    二人是带着军功和从六品的闲职离开军营的,一人径自还乡奉母,一人去往京城寻找卢东篱。

    然而,小刀到了京城,照风劲节以前的指示,找到了暗中救走苏婉贞的人,却没有如愿见到应该来找苏婉贞会合的卢东篱。于是,在对苏婉贞说过事情原委之后,他发誓要继续寻访卢帅,便又孤身而去。

    真算起来,小刀和王大宝都已经有功于国,有虚衔官职在身,银子也不少,在哪里都可以安乐渡日,受人尊重。但小刀一个人天涯飘泊,四方寻觅,一直就没有停下来享过一天清闲。

    而王大宝做为国家英雄衣锦荣归,在小小的济县,本地还没出过有从六品官职的人呢,真个众星捧月,当地的乡绅甚至县太爷都肯同他论交。但以前一心投军,就是为了混得眼前这般荣耀的王大宝,却莫名觉得意冷心灰,竟也没法安顿下来,最后奉着母亲,周游各地,径自离乡而去。

    因他是想带着母亲四下游玩,所以行程甚是缓慢逍遥,走到哪里都好吃好喝好住地照料母亲。他的老娘亲,做梦也想不到,有生之年,能到那么多繁华美丽的地方一游,能跟着儿子受那么多尊敬善待。那两年确是过得十分欢喜,直至后来年迈病逝,到死都是含笑的。

    安葬母亲之后,王大宝也成了孤寂一身,径自四方飘流。可赵国就这么大,这两个人飘来飘去,偶然间居然飘到一起了。二人提起别来之事,都有许多唏嘘之意,想起卢东篱生死不知,踪迹不明,更加悬心。二人商量来商量去,都把主意打到了风劲节留下的那封信上。

    虽说当年风劲节曾叮咛过,若非国事不堪,就不要将信合而为一,但二人对于卢东篱的事实在太揪心,万般无奈,抱着唯一的希望,打开了那封信。

    然而,他们看到的,不是卢东篱可能去往何处的信息,却是整件惨案的真相。

    点点滴滴,触目惊心。

    风劲节原本的打算,其实是,如果瑞王登基后,能善待百姓,强国富民,那自己受了这份冤屈,也就算了,反正卢东篱是肯定能救出来的。

    如果瑞王倒行逆施,国将不国,那把此事真相揭穿,就足以引起很多人的激愤之意。再加上定远关旧将他都曾写信安抚,让大家专心练兵,好好做份内的事,这时候,也都该各领一方,手握兵权,在这个国家动荡,人心思变的时候,得知这样的真相,有了这么好的为故帅报冤仇的借口,自也是很容易有一番作为。

    而且,他也在信的末尾叮咛王大宝和小刀去找卢东篱。在他的计划中,卢东篱应该从曲道远手上拿到那封自己写给他的密信,并由此可以掌握赵国大半个商脉,以及无数的江湖势力,武林高手,此刻乘势而起,便足以让赵国翻天覆地,动荡一番。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如今赵国百姓生计尚佳,国家也没有什么动乱,而小刀和王大宝很早就失去了卢东篱的踪迹,根本不可能照风劲节的计划来完成整件事。

    王大宝和小刀,都是心思单纯,一腔热血之人,所以风劲节才敢将密信托付。他们自然也没什么政治眼光,完全不明白现在的局势,只知道这是千古奇冤,天下第一恨事,怎能让那个幕后做尽坏事的家伙,被百姓称颂成为了被他害死的人平反的明君?

    这二人,小刀本来就是孤儿,无牵无挂,自从被风劲节提拔成亲兵首领,贴身教导之后,就视风劲节为最亲的人。而王大宝自丧母之后,也是再无牵绊,生死都可从容相待了,更是不惜一死相报。

    二人一商量,觉得这么大的事,要找手上有兵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