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也许是为着疯狂,也许是为着野心,也许只是为着想要博他一笑。

    从来狡兔三窟,而狄靖的藏宝何止三窟。他把在各国所夺来的异宝,分藏各国秘处。但还有更多的珍宝,更多只纯粹夺自修罗教宝库,以及那些被他疯狂诛杀的诸王密藏之宝,联带其他的一些上古珍玩,异域奇珍,并无数武林秘籍和神兵利器,藏于一处。

    这是狄靖所留的最大一处宝藏。

    傅汉卿这些年来,已将狄靖从诸国盘剥而来的一些小宝藏都还给了诸国,只有这一处,因最主要的掠夺对象是修罗教本身,并无旁处可还,所以傅汉卿一直没有提起过。

    最后的一处宝藏,最大的一处宝藏,本来就属于修罗教的财富,但傅汉卿一直没有对任何人说过。

    所有的宝藏,越是庞大,越会带来的灾难,所藏的财富,越是惊人,引来的纷扰越多。

    人心太过脆弱,为什么要用惊天的财富去考验它呢?

    傅汉卿什么也不说,他以为修罗教这样顺畅,这样节节发展,也许终他一生,都用不上这个宝藏。

    然而现在……

    傅汉卿轻轻叹息,心中一片迷茫,又有些淡淡的,莫名的悲凉之感。

    他一直以为宝藏会带来灾难,那么,为了平定灾难,使用宝藏,会不会是对的呢?

    人心脆弱,经不起财富的考验,那么用财富去拯救更加脆弱的生命,是不是正确的呢?

    他抬头,望着狄九,笑了一笑,并不知道,自己这一刻的笑容其实是僵硬的:“是的,那传说中的宝藏确实存在。我知道它在哪里,我知道要使用什么样的手法才能破解机关,顺利取出宝藏。把消息传回总坛去,让他们派人取宝,告诉他们困境很快就可以解决,而灾民的 Xi_ng 命经不起耽误,调动一切能调动的银两,米粮药物去救人,银子不够就去向其他的富商去借,去抵押,甚至找官府去府库借粮,借钱,凭修罗教的声望和信用,一定可以筹措出足够的救灾物品。所有的损失,事后都是可以补回来的。”

    第九十五章 莫名心境

    傅汉卿亲笔写了一封信说明原委,并写明宝藏的地点和进入方法,由狄九发飞信回总坛。

    但救人如救火,自然是不可能坐等总坛查实回复的,二人立刻召见了分坛主,告诉他总坛的银两周转问题已可解决,命他立即调动一切资源救人。

    小小分坛主本来也没有胆子对抗教主和天王,即得了这样的允诺,自是立刻倾力施为。

    晋安分坛的所有财富,都被迅速地换成了米粮衣物药物,沿曲江发送。

    本地所有的修罗教产业,都被抵押出去,以便更多地筹集钱粮。

    同时,由分坛出面,向官府画押筹借库银和粮米,又以修罗教的名义,向本地其他富户筹款借钱,还借用修罗教在各国间的声望威势,开始向息国和郑国的官府劝说。

    其实人心肉做,这世上,倒也并不通共是狠心无情之人,看多死伤凄凉,还是会有些恻隐悲凉之心,只是因着涉及国事,不免顾虑重重。

    如今有修罗教出面带头,息郑两国边境倒真有不少富户,也自发地捐出了钱物,就是普通百姓,若是家有余粮,倒也肯出手相助一二。

    如此一来,曲江岸边那些经过千里奔波逃亡,米尽粮绝,连树皮都啃光了的百姓们,暂时有了活路生计,便也不再人人亡命涉水越境。

    即然楚国人不再拼命疯狂地硬闯国境,反而守秩序地安定下来,只隔着一条长江,看着对岸无数人忍受饥寒的惨状,便是这边息国军民,也多有不忍之念。

    在修罗教的出面周旋之下,地方官和守将们意志也就略有些松动了,若是楚人能严守秩序,不再乱抢乱闯,安排一条生路,限人数放进青壮,给军营或地方上当奴隶,做苦力,这也是好的,不花钱的壮丁,只用一碗干饭养着便是,又何苦非要把人逼到死路上去呢,能救一条 Xi_ng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