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受人敬仰。我辈男儿,得朝廷如此高恩厚义,一身所学,正该报国为民,又岂可只谋私利浮名。谁说我们江湖男子没有勇气,若是为国为民而死,谁不踊跃争先,但若只是为着这些意气之争,这战斗,避又如何,这死,怕便怎样?”

    一席话说完,他从容负手而立,神色安然平淡。

    厅里厅外,一时间静得落针可闻,无数双眼睛望着他,有震撼,有感悟,有激动,甚至也有叹息和无奈,只是再也找不到不以为然。

    也许大家依然觉得他的理想不可能实现,却也不得不认同他所说的道理,不得不佩服他有足够的胆量见识,站出来直斥这些所有人视为平常的旧例俗规。

    又是长久的沉默之后,才有人叹息着道:“狄公子说得是,只是,这些武林中千百年来的旧例,又岂是可以一朝更改的。江湖中人,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的生活,已经习惯了以武功来谋取成功,以武功来解决所有问题。狄公子所说的道理,我们何尝不知道,只是根本无力改善罢了。”

    此言一出,立时引来许多人的应声附和。狄九所说的道理,所发感慨,在场这么多人。历过这么多江湖风雨,总会有些人会有感悟,总会有些人也曾为之无奈过,但是,没有人会去深思,没有人会如傅汉卿那样,轻飘飘把名望声誉一朝抛,把颜面尊严看做等闲地为了避免死斗而情愿下跪,也没有人能如狄九一番,下如此苦心去调查收集资料,敢于当众把武林人视为天理的规则,驳斥得一文不值。

    今日一会,无论结果如何,傅汉卿和狄九的名字都必会无比鲜明地刻在每一个人心中,让他们一生也不能忘怀。

    狄九听得众人长吁短叹,微笑道:“能不能成功改变,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那就真的改变不了任何事。什么是常规什么是俗例,这些俗例又是如何形成的?江湖人物喜欢动则以武力说话,为的不过是胜利之后,可以扬名露脸,甚至得财得利。”

    他目光环视众人,双手抱拳,又是无比郑重深施一礼:“诸位即然都与我有同感,觉得武林人物这种动则死斗的方式有极大弊端,我在此斗胆,请诸位与我共订一盟。”

    大家纷纷还礼不迭,有几个人已扬声问:“狄公子有何想法,不妨尽言。”

    其他人虽然也仍有不少暗怀戒心,不过倒真是极好奇狄九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千年常例,不觉也都竖起耳朵听。

    “我希望从今以后,大家都不再支持武林之间,纯为排名而兴的无端挑战。不管有什么样的神功,不管取得怎样的辉煌胜利,若只是意气名位之争,大家都可不屑一顾。而从今以后,大家也不要责难任何避战不出的人。只要不是为国为民,义所当为之事,谁也没有义务非要应战。被挑战的人有权力避战不出,甚至被挑衅时,有权利报官抓人,我等江湖公议,不得轻视鄙夷。我们不要再过多地赞诵传奇英雄,绝世高手,反要告诉门人弟子们牢记仁信礼义。我们要传扬赞美的英雄,是为国家,为百姓真真切切做过一些事的真正的侠客,而不是那种拿把剑,三天两头找人打架,会几招,就敢自封侠客的人物。我们要让戴国武林人物知道,朝廷纵容我们,宽待我们,这不是我们可以借以骄狂,轻视律法的理由。我们同样要守法,行事同样要守信重理。我们不再赞扬某人武功有多高,打过多少胜仗,我们只要提醒每一个武人,在握剑 Y_u 斗之前,好好想一想,自己除了是一个好剑手,好武者之外,是否想过做一个孝顺的儿子,体贴的丈夫,合格的父亲,是否曾为自己的亲人想过,是否曾为自己的国家而珍重自身。”

    狄九语气郑重,神色肃然,一字字说来,满厅之内,仅有他清晰的语声,句句重逾千钧。

    他说的话听起来,似乎过于天真,似乎并不可实行。然而,在场的人都知道,一旦他们达成了联盟,则必将对江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场的都是戴国最有声望,最有势力的人物,他们掌握着引导整个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