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置,还有布军驻点的地图,就运筹帷幄的看出了其中的玄妙。当然,这跟他夜观天象推断天气也是分不开的,不过那是他们要学的另外一种东西了。

    总之,天时,地利,那都是最基础的。

    虽然古君弋只是跟大家说说哪条河好看,哪条河难看,不过大家还是听得很认真,毕竟将来出去玩也不错。

    “当今天下两条大江,御江从疆州开始,然后流经蒙州,玄州,最后流入玄州东边的大海里。九江从圣州开始,流经墨州,炎州,辰州,最后流入辰州东边的大海。如今八月份,正是各条江流过了雨水时节之后涨水最厉害的时候,为师要跟在坐的各位说一句。水利水患,那绝对是江山社稷的大问题,将来你们当中不管是当臣子的还是当君王的,只要记住一句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于水利问题绝对不能马虎。因为一旦水利不稳,无数百姓必定受苦,死的人数绝不亚于一场大战,而且洪水过后那么多流离失所的百姓的安端又是一大笔银子,何况洪水过后带来的瘟疫病症又是一桩祸患,况且最后还是要好好修水利,为师要你们知道,有些本末倒置的事情,能不做最好一辈子不要做,否则,人不收你天都会收你。”

    杨珏一下子激动的鼓起掌来:“先生说得太好了!”

    素螺立刻说:“拍马屁拍的真好。”

    “先生本来说得就好啊,跟先生学的很多东西真的让人受益终身。”

    古君弋笑着说:“难道只有赤巠觉得为师说的好?有意见的可以站起来说啊。”

    一瞬间大家都鼓掌欢呼。

    谁想站起来说啊。

    沐稳轻轻压低睫毛,对轩辕境说:“最好让朝中大员每逢初一十五就来圣贤书院上课。”

    这颇为讽刺的语气倒是让轩辕境觉得好笑,真正的道理永远都传不到那些真正有本事做决定的人耳中,只会让一群压根不会有机会做决定的人听得欢喜。何况他们这里已经是整个炎国未来忠臣和君王的书院了,其余地方那就更是自己说给自己高兴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打了败仗,也被困得无计可施,出现了逃兵,但是抓不到那些逃兵,于是,每次统帅骂的都是那些没有逃走的士兵。

    有意思吗?一点意思都没有。

    也许也会有人说,那就是从他们这些孩子开始训育,将来权力不都是他们的。

    这就更加可笑了,再举个例子就是,你身上明明有了一个很严重的伤口,可是就是因为太严重,以至于让你都不敢包扎和上药,于是,你就拿着上好的药膏去涂抹身上其他地方,你觉得可以让好的地方变得强壮,以后就不会再受那么严重的伤,别人觉得你有病,你还觉得自己是在防范于未然。最后,在你的那些好的地方都还没有被药膏补得强壮的时候,你那个严重的伤口就已经让你疼死了。

    有意思吗?更没有意思。

    这些话是沐稳早就跟轩辕境说过的,这两个例子也是沐稳说给轩辕境听的。

    当时轩辕境就愣了,他问沐稳该怎么办呢?

    沐稳就说,他说这些并非就是否定先生教书育人,只是要让轩辕境明白,训育学生是先生的职责,训育官员就是君王的职责了。

    不过他让轩辕境自己去琢磨,好的臣子是‘递刀’,不是握着君王的手去‘试刀’,那不是臣子的本分。作为臣子,只能在君王刺歪了的时候,上去捡起刀再递给君王,既不是上去帮君王补刀,也不是去纠正君王,那是最做不得的事情。

    因为,只要让君王有了不安,那么,下一个,君王就会拿你试刀。

    下了课,杨珏跑到了沐稳身边。

    “延沂,中秋佳节你要怎么过?”

    “你猜。”

    “我怎么可能猜得中,你给我说说吧,你到底要怎么过?”

    “一笑而过。”

    杨珏瞬间就被噎住了。

    这中秋佳节宫里都是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