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知州立刻应了一声,连忙亲自过来收拾,还让从人帮忙装了箱子。

    后面的掌柜心惊肉跳,以为自己招惹了不能招惹的贵人,正在担心自己会不会有事儿的时候,只见那宋人公子转过身来,道:“钱款可的了。”

    那掌柜刚一摇头,一想,不对,连忙道:“这,这《永乐大典》就当小人孝敬您的……”

    “不用了,回头我让人来结算好了。交子还在你手上吧?”

    掌柜连忙捧出了手里的交子。

    那人点点头,却不接过,又对边上的花弄影道:

    “朝廷不会征兆妇人,无论是民女还是教坊司,都不会。”

    说完,也不理会花弄影和那书肆掌柜伙计是什么反应,径直去了。

    花弄影吃惊不小,可是当天晚上,更夫们在打更的时候就高唱起了新诏令,说的就是宋人不会征兆妇女,让百姓安心。如果有人假托朝廷之名,任何人都可以上衙门敲鼓。

    听到这样的内容,花灯巷彻底失去了平静。

    清廷入主中原还不到百年,昔年秦淮八艳的故事还没有从民间消退。当年南明小朝廷立都金陵的时候,秦淮河畔是什么样的,花弄影跟她的姐妹们都不陌生,后来清廷打下了金陵,秦淮八艳又是什么样的结局,花弄影也耳熟能详。

    满人进入洛阳的时候,花弄影就担心自己会步上秦淮八艳的旧路,可是谁承想,宋人实在是厉害,满人竟然没有在洛阳多停留,直接往西安去了。满人来的时候,洛阳的富商们已经开始忙着搜罗美人,结果满人逃得快,这些富商立刻改弦易张想跟宋人搭上关系。

    很快,花弄影在书肆的遭遇被有心人知道了,她很快迎来了一位豪客,洛阳第一首富王德胜。

    第347章

    带着四十余册《永乐大典》回到洛阳行宫,赵长卿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虚此行。”

    他本来就是为了这部《永乐大典》走这一趟的。

    《永乐大典》正本一万一千余册,正本为手抄本,又称永乐抄本,嘉靖年间禁中大火,明世宗一夜四次下诏抢救,这才把正本救了出来。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嘉靖下令官员抄录,这就是著名的嘉靖抄本。后来明廷又将其中的部分付诸刊印。

    没错,比起正本的一万一千余册和之后的嘉靖抄本,赵长卿找回来的这四十余册,不过是真正的永乐大典中的一部分,而且还是很小的一部分。

    至于为什么赵长卿会亲自去追,完全是因为永乐大典的正本也就是永乐抄本已经不翼而飞。如今就是藏在紫禁城中的也不过是嘉靖抄本。

    赵宋夺回华夏未久,很多东西都没来得及清点,宫中藏书也是如此,听说永乐大典出现在了洛阳,赵长卿就急急忙忙赶过去了。

    他担心仅存的嘉靖抄本也被人带出了禁中。在永乐抄本已然失传当世只存嘉靖抄本的情况下,失落了任何一册,都是莫大的遗憾。

    可以说,在书肆看到掌柜拿出来的官刻本的时候,赵长卿真的是松了一口气。

    不是仅存的嘉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