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1/2)
“我明白了。”
“另外,之前我走的突然,没有向二位道别,今次要补一声,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宋怡临又是一惊:“魏少你要去哪里?”
魏楚越笑起来却不回答,而是拍了拍宋怡临的肩头说道:“宋哥,离开了无忘斋万事多保重,若有需要尽可来找林叔,或者燕诩。”
“真要走?”宋怡临知道自己救文然时行事冲动,得罪了郭家会给无忘斋惹麻烦,可他怎么都想不到,魏楚越说要走的意思是不准备回来了。
“嗯。”
“那无忘斋以后……”
魏楚越还是笑着,他在哪里无忘斋就在哪里,这总是不会变的。而宋怡临,他大仇得报又有牵念之人,离开是唯一的选择。
宋怡临牵着文然走出无忘斋,不禁驻足回望,他从没想过离开,那日魏楚越赶他走,他都觉得都是虚妄的幻觉,此刻真的走出来,恍若隔世,情不自禁长声大叹,魏楚越说的后会有期是什么时候呢?
文然握着宋怡临的手,陪他站在街巷口,陪他望着无忘斋,他好像回到了两年前,宋怡临带他离开京城的那一日,他也曾这样望着文府,他的家。
宋怡临又叹:“文先生,咱们家还有多少积蓄?到了徐州,我得重新找份工了。”
【完】
第136章 番外 1
冬至,徐州城。
恰逢时节,衙门里的人都早早回了家。
自蔡靖山倒台被大理寺押送回家至今还不到一月,府衙中但凡有官有阶的旧人不是被牵连下狱就是撤职查办,现在的徐州府衙一代新人换旧人,但六品以上皆需户部文书,眼看就要到年关,户部考绩都忙不过来,更是顾不得徐州,朝廷一道诏令,命安迅暂代理府衙事务,又从卞城调来了高晋的副手秦州通判孙常,可蔡靖山一案牵连甚众,实在人手不够,安迅便将文然安排了进来,做个书吏,不仅是文然,还有琼林宴上见过的两位才子,怀安先生覃唤和南陵才子李旸。
“清逸还不走吗?”
文然伏案正写着什么,听到门外的声音抬眼望出去,见是覃唤,笑着说:“朝闻兄要走了吗?”
覃唤表字朝闻,已近而立之年,为人平易随和,让文然称他一声兄长,两人共事不久已成了好友。
“今日冬至,早些回去吧。这些事务也不是一时片刻能处理的完的,清逸莫太操劳。”
“好。朝闻兄先走吧,我写完这篇便也回了。”早上出门前,宋怡临再三要他今天早点回家,文然一忙就给忙忘了,要不是覃唤来喊他,他说不定又要待到入了夜,宋怡临来寻他。
“那好,明日见。别太晚了。”
文然提笔将未写完的快快写完,再抬头已是日暮,没想到还是弄晚了。文然快速收拾了一番,匆匆离开了府衙。
到了徐州后,宋怡临花“重金”购置了他们了的新家,与卞城的小院子相比虽旧了些,却大了不少,文然原打算先租着,可宋怡临一进院子便喜欢,索 Xi_ng 就买下了。这些日子,文然接受了安迅的安排在府衙任职,宋怡临就在家里敲敲打打将院子翻新了一遍,重新糊了窗纸、刷了墙灰、漆了梁柱、整平了院落,每日文然回来都仿佛不是同一座院子。
文然回来时夜已黑透,小院门口左右各挂了串新制的灯笼,一看就是宋怡临的手艺。文然不自觉地扬起了嘴角,小跑了几步,推开院门而入。
宋怡临搬了把凳子就坐在院中,从天还亮着等到了日落,宋怡临心里气闷,自从文然到了徐州就天天不着家,恨不得能直接住进府衙,一个无品无阶的书吏,一个月五两银子的月奉,比文然的字摊没多赚多少,却辛苦的多,日日早出晚归,让宋怡临好等,实在等不到只能去府衙接人,还总得在府衙继续等,待回来热菜热饭都早已凉透了。
今日早上出门的时候文然是答应过的,日暮十分定会回来,结果还是晚
“另外,之前我走的突然,没有向二位道别,今次要补一声,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宋怡临又是一惊:“魏少你要去哪里?”
魏楚越笑起来却不回答,而是拍了拍宋怡临的肩头说道:“宋哥,离开了无忘斋万事多保重,若有需要尽可来找林叔,或者燕诩。”
“真要走?”宋怡临知道自己救文然时行事冲动,得罪了郭家会给无忘斋惹麻烦,可他怎么都想不到,魏楚越说要走的意思是不准备回来了。
“嗯。”
“那无忘斋以后……”
魏楚越还是笑着,他在哪里无忘斋就在哪里,这总是不会变的。而宋怡临,他大仇得报又有牵念之人,离开是唯一的选择。
宋怡临牵着文然走出无忘斋,不禁驻足回望,他从没想过离开,那日魏楚越赶他走,他都觉得都是虚妄的幻觉,此刻真的走出来,恍若隔世,情不自禁长声大叹,魏楚越说的后会有期是什么时候呢?
文然握着宋怡临的手,陪他站在街巷口,陪他望着无忘斋,他好像回到了两年前,宋怡临带他离开京城的那一日,他也曾这样望着文府,他的家。
宋怡临又叹:“文先生,咱们家还有多少积蓄?到了徐州,我得重新找份工了。”
【完】
第136章 番外 1
冬至,徐州城。
恰逢时节,衙门里的人都早早回了家。
自蔡靖山倒台被大理寺押送回家至今还不到一月,府衙中但凡有官有阶的旧人不是被牵连下狱就是撤职查办,现在的徐州府衙一代新人换旧人,但六品以上皆需户部文书,眼看就要到年关,户部考绩都忙不过来,更是顾不得徐州,朝廷一道诏令,命安迅暂代理府衙事务,又从卞城调来了高晋的副手秦州通判孙常,可蔡靖山一案牵连甚众,实在人手不够,安迅便将文然安排了进来,做个书吏,不仅是文然,还有琼林宴上见过的两位才子,怀安先生覃唤和南陵才子李旸。
“清逸还不走吗?”
文然伏案正写着什么,听到门外的声音抬眼望出去,见是覃唤,笑着说:“朝闻兄要走了吗?”
覃唤表字朝闻,已近而立之年,为人平易随和,让文然称他一声兄长,两人共事不久已成了好友。
“今日冬至,早些回去吧。这些事务也不是一时片刻能处理的完的,清逸莫太操劳。”
“好。朝闻兄先走吧,我写完这篇便也回了。”早上出门前,宋怡临再三要他今天早点回家,文然一忙就给忙忘了,要不是覃唤来喊他,他说不定又要待到入了夜,宋怡临来寻他。
“那好,明日见。别太晚了。”
文然提笔将未写完的快快写完,再抬头已是日暮,没想到还是弄晚了。文然快速收拾了一番,匆匆离开了府衙。
到了徐州后,宋怡临花“重金”购置了他们了的新家,与卞城的小院子相比虽旧了些,却大了不少,文然原打算先租着,可宋怡临一进院子便喜欢,索 Xi_ng 就买下了。这些日子,文然接受了安迅的安排在府衙任职,宋怡临就在家里敲敲打打将院子翻新了一遍,重新糊了窗纸、刷了墙灰、漆了梁柱、整平了院落,每日文然回来都仿佛不是同一座院子。
文然回来时夜已黑透,小院门口左右各挂了串新制的灯笼,一看就是宋怡临的手艺。文然不自觉地扬起了嘴角,小跑了几步,推开院门而入。
宋怡临搬了把凳子就坐在院中,从天还亮着等到了日落,宋怡临心里气闷,自从文然到了徐州就天天不着家,恨不得能直接住进府衙,一个无品无阶的书吏,一个月五两银子的月奉,比文然的字摊没多赚多少,却辛苦的多,日日早出晚归,让宋怡临好等,实在等不到只能去府衙接人,还总得在府衙继续等,待回来热菜热饭都早已凉透了。
今日早上出门的时候文然是答应过的,日暮十分定会回来,结果还是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