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者,尤其喜爱《世说新语》及里面提到的有趣的小故事,像不见长安是少有的每一次读到都会热泪盈眶的故事,有时候我会觉得,是一代代名士,延长了东晋的寿命,而不是东晋本身。唯一可惜的是,东晋部分着笔不多,因为大纲和视角切入的关系,大部分关于人的小故事,都打散在了全文中,等以后有机会,单独写一些衣冠南渡后至本文发生前的故事吧。

    最后说一个不算彩蛋的彩蛋吧,为什么姬洛有时候充满了神棍气质而缺少点谋士的计谋团弄呢,我觉得这源于我小学时,我爸办了市立图书馆的借阅卡,借了两本书,一本《姜子牙》,一本《鬼谷子》,当时他问我想看哪本,我顺手拿了《姜子牙》,自此后与周易结下不解之缘。最后,我有纸质书收集癖,家中放满了我买来的各种杂书,从《金刚经》到《本草纲目》不等,如果有一天能看到本文呈现于纸上,就好了,做一下白日梦(喂!

    创作至此,再度感谢!

    姬婼 顺颂时祺

    第337章

    “谢将军大胜而归!谢将军大胜而归!”

    穿着肚兜的总角小童,拟声学作大人说话, 嘻嘻哈哈跑过街市, 吆喝的小贩双手一撑, 直接跳到板车上,拉过筐子抓过梨,挨个儿分发:“今儿高兴,真高兴!全不要钱,一个铜板都不要!”

    茶舍里说书的, 也不讲那霸王别姬,与时俱进,改换成了那“北府兵大破淝水,八公山草木皆兵”, 一时间吃茶的多了一倍, 门槛都给踩榻了。

    酒家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肌肉健达,孔武有力的侠客, 把手头的锤子往脚边一扔, 豪饮一坛,“噼啪”摔在脚边:“八风战六星,他娘的, 没赶上,要是能一睹全貌,该是我辈之福,三生有幸!”

    “讲讲呗, 都有哪些人啊?”

    初出江湖的小子,摘了斗笠歇脚喝了碗茶,听见动静都围了过来,翘首盼望。打着扇子的文士含笑指点:“头一个要说的,自然是泗水楼中楼那位传奇楼主。”

    “可俺怎么听说,那一战时,那什么楼主并不在淝水之畔。”倒酒的小二把脑袋支了过来。

    酸腐的书生抚须:“兴许是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

    两个卖花的姑娘挎着篮子,坐在酒家的窗户下数花:“不卖了不卖了,等谢将军归来,我要全抛给他!”

    “我也去!听说谢家的儿郎,个个比之芝兰玉树!”

    街市上几家妇人碰了面,令家丁将车马赶至一块,携手往东山上新修的佛寺还愿。官府的甲士齐出,在城门前张榜,大赦天下。

    “惟愿乱世崩止,盛世长宁。”

    淮水畔一小渡头,艄公摇桨靠岸,师昂负琴自舱内步出,站在甲板上高抬下巴,看着岸上怀中抱剑的行客压低斗笠跳入舟中:“我以为你已经走了。”

    “年幼时想方设法要离开泗水,向往外头天高海阔,只觉天涯各处皆可为家,而今于这九州走过一遭,才猛然发现,天地虽大,皆不是家。”

    师昂与他并肩而立:“苻坚中箭而逃,谢都督借着《苍梧图》乘胜追击,秦兵被歼过半,竟只有慕容垂所领部署,尽皆保全。六星之中,‘暗将’庾明真于寿阳城楼下力战而亡,脚下尸堆如山;‘智将’风马默疯癫丧智,于乱军中不知所踪,其余三将各有负伤。”

    行客一声叹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