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2/2)
韩氏遗志,不成王,佑万民,永镇边关。
崇安帝之姊韶阳长公主殿下得□□皇帝教导,感念圣恩,甘愿镇守西南,执虎符,代行天子令,终身未嫁。
自崇安帝后,大梁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盛世,引得边陲小国来朝,大国之名,流传甚广。
而远离临安的花容镇上,时隔近二十年,有一户地主家的女儿于八月佳节要出嫁,据说这家小姐乃是家中独女,甚得宠爱,自小聪慧过人,长的却丝毫没有地主家的富态铜臭气息,反倒是端的落落大方,可这么好的姑娘嫁的确是个穷酸书生,说来还是带了满身家当,到叫人百思不得其解,地主老爷却乐呵呵地道:“我有钱,我家闺女嫁过去总不能叫她因这些俗物伤神,女婿只要宠着就好。”
倒叫镇上的姑娘家纷纷感慨这姑娘会投胎,小伙子们都感慨自己怎么就没有被人家姑娘看上呢?
这话传得花容镇的大街小巷人人都知道的时候,终于迎来了小姐的出嫁之日,和彦和韩谨难得拖着半截身子入了黄土的身体,赶来凑了波热闹,待姑娘的花轿停下,喜娘搀着姑娘跨火盆的时候,一阵微风吹过来,撩起了盖头的一角,似是故人犹在,贞静温婉,双十华年。
和彦和韩谨也就看了看就回去了,他们俩上了年纪,腿脚有些不太利索,尤其是韩谨,幼时伤痛伤及习武根基,虽及时救治,骨髓处的伤痛也还是免不了老年遭罪。
老管家故去前认了家中唯一的仆从做了儿子,这李家小哥早在十多年前娶了镇上一个卖香囊的女子,如今已是儿孙满堂了。
早年间还有不死心的媒人登门求亲,被拒绝了几次,每回拒绝了媒人后,这两人都会外出游历一番,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人家兄弟俩是不愿意娶亲,镇上的人并未生出来什么闲言碎语,左右人家不愿意娶亲也跟别人没什么关系不是?
再则,你瞧人家兄弟俩,做哥哥的在外打拼生意,做弟弟地在家中持家操劳,若是娶了亲,妯娌之间反倒没有如今自在。
和彦最初听闻的时候还仔仔细细地瞧了瞧韩谨的脸,嘀咕了声:这长的像勤俭持家的吗?
韩谨瞥了他一眼,转而轻抚脸庞,故作柔媚之姿道:“郎君,我为你洗手作羹汤,为你熬成了黄脸婆,你这是嫌弃我了吗?”
和彦笑道:“哪敢呐!你这么好看,哪里成了黄脸婆,分明与二八年华别无二致。”
韩谨挑了挑眉,就这么过了二十多年,韩谨已年近半百,两人的鬓发间已有了霜白之色,却还是回抚 M-o 着对方的眉眼夸对方好看,温情缱绻,仿佛是流离不知归所之人,终得心安。
若说韩谨是幼时伤痛,上了年纪药不离口,和彦也没好到哪里去,少时勾心斗角,投毒落水,再加上晚间惊悸的毛病,说不上来谁比谁更好一些,倒是每日的汤药互相监督着灌下去之前总要尝尝到底是谁的苦一些,更好似是尝完了对方碗里的苦,自己的碗里能成了甜的似的。
有时候两人会各自端着药碗不顾仪态地坐在自家门槛上,互相嘲笑对方,韩谨说:“你瞧你,整日里药不离手,药罐子!”
和彦反驳:“阿衿你还不是一样,咱俩相比起来我还是比你要好上一些的。”
韩谨:“你净瞎说,也不知是谁昨天晚上风吹了一下窗户就被惊醒了,你看你眼底的乌青,正该找个镜子来你自己好好看看
崇安帝之姊韶阳长公主殿下得□□皇帝教导,感念圣恩,甘愿镇守西南,执虎符,代行天子令,终身未嫁。
自崇安帝后,大梁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盛世,引得边陲小国来朝,大国之名,流传甚广。
而远离临安的花容镇上,时隔近二十年,有一户地主家的女儿于八月佳节要出嫁,据说这家小姐乃是家中独女,甚得宠爱,自小聪慧过人,长的却丝毫没有地主家的富态铜臭气息,反倒是端的落落大方,可这么好的姑娘嫁的确是个穷酸书生,说来还是带了满身家当,到叫人百思不得其解,地主老爷却乐呵呵地道:“我有钱,我家闺女嫁过去总不能叫她因这些俗物伤神,女婿只要宠着就好。”
倒叫镇上的姑娘家纷纷感慨这姑娘会投胎,小伙子们都感慨自己怎么就没有被人家姑娘看上呢?
这话传得花容镇的大街小巷人人都知道的时候,终于迎来了小姐的出嫁之日,和彦和韩谨难得拖着半截身子入了黄土的身体,赶来凑了波热闹,待姑娘的花轿停下,喜娘搀着姑娘跨火盆的时候,一阵微风吹过来,撩起了盖头的一角,似是故人犹在,贞静温婉,双十华年。
和彦和韩谨也就看了看就回去了,他们俩上了年纪,腿脚有些不太利索,尤其是韩谨,幼时伤痛伤及习武根基,虽及时救治,骨髓处的伤痛也还是免不了老年遭罪。
老管家故去前认了家中唯一的仆从做了儿子,这李家小哥早在十多年前娶了镇上一个卖香囊的女子,如今已是儿孙满堂了。
早年间还有不死心的媒人登门求亲,被拒绝了几次,每回拒绝了媒人后,这两人都会外出游历一番,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人家兄弟俩是不愿意娶亲,镇上的人并未生出来什么闲言碎语,左右人家不愿意娶亲也跟别人没什么关系不是?
再则,你瞧人家兄弟俩,做哥哥的在外打拼生意,做弟弟地在家中持家操劳,若是娶了亲,妯娌之间反倒没有如今自在。
和彦最初听闻的时候还仔仔细细地瞧了瞧韩谨的脸,嘀咕了声:这长的像勤俭持家的吗?
韩谨瞥了他一眼,转而轻抚脸庞,故作柔媚之姿道:“郎君,我为你洗手作羹汤,为你熬成了黄脸婆,你这是嫌弃我了吗?”
和彦笑道:“哪敢呐!你这么好看,哪里成了黄脸婆,分明与二八年华别无二致。”
韩谨挑了挑眉,就这么过了二十多年,韩谨已年近半百,两人的鬓发间已有了霜白之色,却还是回抚 M-o 着对方的眉眼夸对方好看,温情缱绻,仿佛是流离不知归所之人,终得心安。
若说韩谨是幼时伤痛,上了年纪药不离口,和彦也没好到哪里去,少时勾心斗角,投毒落水,再加上晚间惊悸的毛病,说不上来谁比谁更好一些,倒是每日的汤药互相监督着灌下去之前总要尝尝到底是谁的苦一些,更好似是尝完了对方碗里的苦,自己的碗里能成了甜的似的。
有时候两人会各自端着药碗不顾仪态地坐在自家门槛上,互相嘲笑对方,韩谨说:“你瞧你,整日里药不离手,药罐子!”
和彦反驳:“阿衿你还不是一样,咱俩相比起来我还是比你要好上一些的。”
韩谨:“你净瞎说,也不知是谁昨天晚上风吹了一下窗户就被惊醒了,你看你眼底的乌青,正该找个镜子来你自己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