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节(2/2)
心,为百姓立命的责任,但他在不断的叩问那些要承担这些责任的人,你所坚信的正义,是正义吗?你所坚持的善良,是善良吗?在这荒诞虚妄的末世,你真的能从始至终坚守本心吗?
这是一段令人十分难过的历史。魏晋暂时的安定就像是暴风雨来前最后的宁静,一切都在慢慢腐化,堕落,生活在汉末的人穷尽一生的追求,自以为开创的太平,实际上不过是虚假,不过是幻觉。曹魏末年,照样是权臣当道,只是这一次,可没有那么多甘为魏室而死的大臣;荀彧想要用自己的死捍卫的纲常伦理,没过多少年就进一步崩坏,好一个个读圣贤书的人,为了家族为了功名利禄奴颜婢膝,祸乱来了抛下百姓鼠窜而逃;刘备积攒了一生的怀疑,终于被兄弟们的死亡激化为仇恨,最后有了最后那一场荆州之战,有了夷陵那一场大火。
但没有关系的,真的,没有关系。
尼采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词:超人。用英语单词来解释,不是“superman”,而是“overman”,即超越自己。每个人都是生活在限定的历史条件之下,都有其特殊 Xi_ng 与不得已,都要面对这个残酷又瞬息万变的世界,更遑论是汉末这个,“上帝已死”,万事万物坍塌的年代。但英雄会怎么做?他们不会逃避自我怀疑,不会逃避任何残酷的现实,他们睁大了眼睛,看清一切,知道世上不存在永恒,知道太平战乱不过历史的正反面,知道自己的坚持必须要付出同样美好的事物作为代价。这个时候,他们问自己,还愿意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吗?
英雄啊,就是以最英勇的姿态,面对残酷的世界,而在残酷的现实之上,尽可能实现自己的超越。人之平凡与伟大,正统一于这样一种脚踩大地,永恒向上的意志当中。
对于刘备:在最后,他得到了答案,为了拯救天下而害死无辜者就是错的,而他为了兄弟而再起战乱,他也是错的。他放下了仇恨,回归了本心,拥抱最初的桃园。
对于荀彧:他知道汉室的确只是一个象征,但这个象征仍具有维持世间秩序的意义。他知道或许这套体系迟早会崩溃,但既然一息尚存,他就不会逃避为天下苍生立心立命的责任。
对于曹操:他杀了很多人,他记得手上沾染的每一滴血。他不会为自己辩护,说自己是多么情非得已,多么大义凛然,怎么骂他也没有关系,他知道自己在做该做的事。而世界上,不是每一件该做的事,都是正义的事。
至于百年之后的世界呢?
「一万年太久,咱们只争朝夕。」
历史是一条不问悲喜的河流,也许我们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无法达成我们想要的结果。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现在我们什么也不做,将来一定会出现比我们所想象的更悲惨的历史。面对所有的质问,承认所有的现实,他们达成了自己价值的圆满。
当然,除了这些,文中其实还夹带了一些“私货”。比如许多地方都在一次次的说,将那些刻板的概念应用在现实政治当中有多么天真,在三国那是“腐儒的仁义”,在现在则是我们张口就来的某些概念(自由和平等是含义相冲突的两个词);比如在第一、第二篇番外中对曹魏时的太学和曹爽一些人的描述:不是所有时候读书人都会像党锢之祸中的士人那么有骨气,他们也可能像曹爽、何晏、邓飏,天天研究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追名逐利
这是一段令人十分难过的历史。魏晋暂时的安定就像是暴风雨来前最后的宁静,一切都在慢慢腐化,堕落,生活在汉末的人穷尽一生的追求,自以为开创的太平,实际上不过是虚假,不过是幻觉。曹魏末年,照样是权臣当道,只是这一次,可没有那么多甘为魏室而死的大臣;荀彧想要用自己的死捍卫的纲常伦理,没过多少年就进一步崩坏,好一个个读圣贤书的人,为了家族为了功名利禄奴颜婢膝,祸乱来了抛下百姓鼠窜而逃;刘备积攒了一生的怀疑,终于被兄弟们的死亡激化为仇恨,最后有了最后那一场荆州之战,有了夷陵那一场大火。
但没有关系的,真的,没有关系。
尼采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词:超人。用英语单词来解释,不是“superman”,而是“overman”,即超越自己。每个人都是生活在限定的历史条件之下,都有其特殊 Xi_ng 与不得已,都要面对这个残酷又瞬息万变的世界,更遑论是汉末这个,“上帝已死”,万事万物坍塌的年代。但英雄会怎么做?他们不会逃避自我怀疑,不会逃避任何残酷的现实,他们睁大了眼睛,看清一切,知道世上不存在永恒,知道太平战乱不过历史的正反面,知道自己的坚持必须要付出同样美好的事物作为代价。这个时候,他们问自己,还愿意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吗?
英雄啊,就是以最英勇的姿态,面对残酷的世界,而在残酷的现实之上,尽可能实现自己的超越。人之平凡与伟大,正统一于这样一种脚踩大地,永恒向上的意志当中。
对于刘备:在最后,他得到了答案,为了拯救天下而害死无辜者就是错的,而他为了兄弟而再起战乱,他也是错的。他放下了仇恨,回归了本心,拥抱最初的桃园。
对于荀彧:他知道汉室的确只是一个象征,但这个象征仍具有维持世间秩序的意义。他知道或许这套体系迟早会崩溃,但既然一息尚存,他就不会逃避为天下苍生立心立命的责任。
对于曹操:他杀了很多人,他记得手上沾染的每一滴血。他不会为自己辩护,说自己是多么情非得已,多么大义凛然,怎么骂他也没有关系,他知道自己在做该做的事。而世界上,不是每一件该做的事,都是正义的事。
至于百年之后的世界呢?
「一万年太久,咱们只争朝夕。」
历史是一条不问悲喜的河流,也许我们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无法达成我们想要的结果。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现在我们什么也不做,将来一定会出现比我们所想象的更悲惨的历史。面对所有的质问,承认所有的现实,他们达成了自己价值的圆满。
当然,除了这些,文中其实还夹带了一些“私货”。比如许多地方都在一次次的说,将那些刻板的概念应用在现实政治当中有多么天真,在三国那是“腐儒的仁义”,在现在则是我们张口就来的某些概念(自由和平等是含义相冲突的两个词);比如在第一、第二篇番外中对曹魏时的太学和曹爽一些人的描述:不是所有时候读书人都会像党锢之祸中的士人那么有骨气,他们也可能像曹爽、何晏、邓飏,天天研究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追名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