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1/2)
不成了。四舅爷没了主意,只能买一条烟几瓶酒去找松脂厂的厂长,想求他让他回去收松脂。松脂厂的厂长是四舅爷的侄辈,虽是“一表三千里”的远亲,毕竟攀得上。这里还有个很微妙的问题,松脂厂的厂长追过四舅爷的小女儿,被她婉言拒绝了。很难说这人有没有打击报复的心,尽管他让我四舅爷在门外吹了一个小时的冷风,尽管他一开口就是这难那难,尽管他一再强调我四舅爷这年纪已干不起这样的重体力活。最后,他还是答应我四舅爷,给他份收松脂的工了。
就这样,我四舅爷在他将近六十的时候干回了本行。天不亮就起,起来用个军水壶装一壶水,把箩筐绑上那架二十九寸的老单车上,再往筐里放七块松糕(七块代表一个礼拜七天,天天有得吃,意头好。余下一块可以带回家,也可留在松脂树下或者是容易出事故的路段上祭神。),然后走进清晨的雾水里。收松脂的人们要先到松脂厂门口集中报到,再一起骑车到红旗坡,上了坡以后再个简陋的小茶棚边坐下歇歇,然后再四散开来,各去各的。(小茶棚是那时候的特产,他们售卖的对象,是运橡胶、松脂或是木材的司机。再过几年,小茶棚里就不卖凉茶了,改卖瓶装矿泉水。)这生计实在辛苦,能干的都是些壮年男子,我四舅爷确实是老了,刚干两个月身体就有垮掉的迹象。只能兑出工钱回家,歇了十来天,又到砖瓦厂去拉灰砖——从砖瓦厂出来到外边公路,还有一段几公里长的羊肠小道,大车进不去,只能靠自行车或是摩托车驮。一块灰砖五分钱,拉得越多钱越多。为了多挣几个钱,四舅爷常常装满满一筐,然后吃力地推出去,到了稍平些的地方再慢慢蹬上车去。一样辛苦,只不过不用早起,也不规定量,能拉多少是多少。到这里,大风大浪似乎都已经过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一直固执地认为,同样程度的灾难不会以这样大的密度降临一个家庭。如果会,那只会出现在小说里影视里,不是生活里。(我想有人已经将这后记当小说看了,尽管我说的是真正的生活。)但,事实证明,古人说的“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确有它的道理。命运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吞掉浑然不觉的一家人,把他们放在胃里反复刍,最后还要关门落锁,让人永不见天日。我在说一个英文单词“DOOM”(命运、灾难),一个血盆大口,紧接着又一个,再一个,最后关上一扇门。仔细看,不论中外,在形容“命运”这种看不见 M-o 不着的东西上,其实是殊途同归的——灾难不会一下到头。
就在我四舅爷一分一角地为他的债务奔忙的时候,灾难又一次张开了血盆大口——他推一车灰砖,走着走着,一脚踏空,掉进一个新挖的电线坑里,跌断了腰骨。他在坑里哀哀叫唤,叫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有人听见,他只能一点点地挪、一点点地爬,爬上来,坐在地上,尘土满面,黑得发灰,就这么坐着,收灰砖的车一辆辆从他旁边过,没有一辆停下来看他一眼……
这一下跌得太重,人老,骨脆,哪里经得起这样重的一跤。四舅爷不能走了。状况一天天不济。我妈妈得到信后连夜赶回去。因为四舅爷对妈妈有大恩。是四舅爷在松脂厂给我外公谋了份工(也是收松脂。不过我外公吃不得这种苦,又让我外婆写了封信给二姨婆,一家人又迁到那边的农场去做工人了)。是四舅爷时不时接济外婆一家。还是四舅爷,他偷偷供我妈妈念完初中。做人不能忘本。
四舅爷这么难也不跟那些受过他人情的人开口。只会一个人死顶。这点和叶凉实在像。
他已瘫在床上动弹不得,还要逞强,不肯受我妈妈给的钱。两人你推我让,钱在来来去去之间变成烫手山芋,几乎无法收场。最后还是四舅奶接了过去。她晓得,这家里缺钱缺得顾不上面皮了。四舅爷很尴尬,于是转过话题。说着说着就说到了阿英身上(四舅爷的小女儿)。说她辛苦,每天五点就要起身弄家务,七点要到罐头厂去做工,斩鱼头、剥鱼皮,一身腥臭,一直干到晚上七点才收工,回来还要做饭洗涮,忙到九点,接着还要刷纸(就是
就这样,我四舅爷在他将近六十的时候干回了本行。天不亮就起,起来用个军水壶装一壶水,把箩筐绑上那架二十九寸的老单车上,再往筐里放七块松糕(七块代表一个礼拜七天,天天有得吃,意头好。余下一块可以带回家,也可留在松脂树下或者是容易出事故的路段上祭神。),然后走进清晨的雾水里。收松脂的人们要先到松脂厂门口集中报到,再一起骑车到红旗坡,上了坡以后再个简陋的小茶棚边坐下歇歇,然后再四散开来,各去各的。(小茶棚是那时候的特产,他们售卖的对象,是运橡胶、松脂或是木材的司机。再过几年,小茶棚里就不卖凉茶了,改卖瓶装矿泉水。)这生计实在辛苦,能干的都是些壮年男子,我四舅爷确实是老了,刚干两个月身体就有垮掉的迹象。只能兑出工钱回家,歇了十来天,又到砖瓦厂去拉灰砖——从砖瓦厂出来到外边公路,还有一段几公里长的羊肠小道,大车进不去,只能靠自行车或是摩托车驮。一块灰砖五分钱,拉得越多钱越多。为了多挣几个钱,四舅爷常常装满满一筐,然后吃力地推出去,到了稍平些的地方再慢慢蹬上车去。一样辛苦,只不过不用早起,也不规定量,能拉多少是多少。到这里,大风大浪似乎都已经过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一直固执地认为,同样程度的灾难不会以这样大的密度降临一个家庭。如果会,那只会出现在小说里影视里,不是生活里。(我想有人已经将这后记当小说看了,尽管我说的是真正的生活。)但,事实证明,古人说的“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确有它的道理。命运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吞掉浑然不觉的一家人,把他们放在胃里反复刍,最后还要关门落锁,让人永不见天日。我在说一个英文单词“DOOM”(命运、灾难),一个血盆大口,紧接着又一个,再一个,最后关上一扇门。仔细看,不论中外,在形容“命运”这种看不见 M-o 不着的东西上,其实是殊途同归的——灾难不会一下到头。
就在我四舅爷一分一角地为他的债务奔忙的时候,灾难又一次张开了血盆大口——他推一车灰砖,走着走着,一脚踏空,掉进一个新挖的电线坑里,跌断了腰骨。他在坑里哀哀叫唤,叫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有人听见,他只能一点点地挪、一点点地爬,爬上来,坐在地上,尘土满面,黑得发灰,就这么坐着,收灰砖的车一辆辆从他旁边过,没有一辆停下来看他一眼……
这一下跌得太重,人老,骨脆,哪里经得起这样重的一跤。四舅爷不能走了。状况一天天不济。我妈妈得到信后连夜赶回去。因为四舅爷对妈妈有大恩。是四舅爷在松脂厂给我外公谋了份工(也是收松脂。不过我外公吃不得这种苦,又让我外婆写了封信给二姨婆,一家人又迁到那边的农场去做工人了)。是四舅爷时不时接济外婆一家。还是四舅爷,他偷偷供我妈妈念完初中。做人不能忘本。
四舅爷这么难也不跟那些受过他人情的人开口。只会一个人死顶。这点和叶凉实在像。
他已瘫在床上动弹不得,还要逞强,不肯受我妈妈给的钱。两人你推我让,钱在来来去去之间变成烫手山芋,几乎无法收场。最后还是四舅奶接了过去。她晓得,这家里缺钱缺得顾不上面皮了。四舅爷很尴尬,于是转过话题。说着说着就说到了阿英身上(四舅爷的小女儿)。说她辛苦,每天五点就要起身弄家务,七点要到罐头厂去做工,斩鱼头、剥鱼皮,一身腥臭,一直干到晚上七点才收工,回来还要做饭洗涮,忙到九点,接着还要刷纸(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