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1/2)
爱抚中,沉沉睡去。
从那天把我累瘫之后,叶先生像是找到了兴趣,开始一点点开发我的身体。我拒绝不了他,好容易鼓起抗争之心,他一个眼神我就立刻败北。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思想相对保守的人,毕竟是在相对封建的农村长大,只是现实让我明白一句话,底限这种东西,存在就是为了被打破的,我的身体远比思想更快地适应了叶先生的节奏。
我觉得自己在一天更比一天地依赖叶先生,他在我心中占据了一块不可动摇的地盘。我已经不再去想被扫地出门后怎样怎样。现在很好,我依恋他,他也喜欢我;他有他的工作,我有我的学业;我们的生活融洽合拍,还很有情趣。就是这样。
第23章 日记二十三
201x年六月,天气晴,有雾霾。
叶先生酷炫不解释。
叶先生投资的中医理疗馆确切地说更像是一个疗养院,会员顾客是固定的一些老年人,其中有一位是我认识的,谢老,就是在‘清韵’时我的第一位固定客人,也是温先生的外公。
我跟的老师是一位针灸方面的博士生导师,带了两个学生,加上我是第三个。这位老师是挂名在京都大学的教授导师。我不由得有一种转了一圈又回来的感觉,挺值得高兴。
有叶先生的面子在,老师和师兄们都没嫌我中医基础薄弱,平时教导尽心尽力。时隔四年重新捡起课业,我有点不适应。不过好歹当年也算一枚学霸,工作了几年心 xi_ng 也沉淀下来,适应几天找到感觉后,学起来也不算太累。
我的按摩技术在这里也算出色,偶尔会跟着老师为一些客人按摩。
养生馆的生活悠然,跟京都的快节奏格格不入,却又自成一体。这里的客人显然都是经过风见过浪的,或许从外表看不出来什么,但每每和他们交谈,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一种历经沧桑的智慧。古人云,五十知天命。能作为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生存到现在,他们每个人都很值得尊敬。
日子一天天地过,转眼小半年就过去了。我在养生馆学了不少东西,似乎也有很多感悟,又似乎没有,我也没放在心上。中途陈松打过几次电话,抱怨过几句许钺明贵人事忙都联系不上,同学聚会的事情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大火,筛沥,干炒,炝锅,文火,手中精心熬煮了四个多小时的汤汁一点点泛出 ru 黄的色泽,我倒出一盅后盖上盖子,小心地将整个砂锅埋进一边处理好的木碳里,起身洗手,然后端着倒出来的一盅去给教授看。
路上遇到谢老和一位老先生在树下下象棋,我点头致意,刚要走过去,就听谢老问了一句:“又是给叶家那小子熬得?”我愣了一下,点点头。
谢老是温先生的外公,我的事情他不在意但也瞒不过。只是谢老很少这样明了地提起叶先生。我 m-o 不着谢老的意思,犹豫了一下补充了一句:“您今天点的药膳再有一个小时就差不多好了。”谢老可有可无地点点头,见他没别的事情,我就有些 m-o 不着头脑地略一躬身后离开了。
到了教授那里,他对药膳的评价不错,我挺高兴。中医一些东西上手之后就发现很多都是一通百通。我跟着爷爷耳熏目陶十几年,再系统地学习就轻松很多,所以教授就加快了进度,现在是实践多一些,药膳是其中之一。每每有适合叶先生的药膳方子,我就挑出来给叶先生来一锅。今天的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膳方,养胃的,我酝酿了许久才最终动手,今天又可以带着一锅汤回家了。
晚上叶先生回来,我眼见着他看到桌上的药膳时嘴角抽了抽,忍不住笑。叶先生摇摇头,伸手把我揽过来:“呐,亲爱的,今晚又是什么灵丹妙药?”“养胃圣品,我熬了四个多小时。”我抬头冲他乐。
不知道是么时候开始,很自然地,我跟叶先生的关系就进了一步。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理科生,我其实不怎么相信爱情。我也不认为我和叶先生之间是这种存在于传说中的东
从那天把我累瘫之后,叶先生像是找到了兴趣,开始一点点开发我的身体。我拒绝不了他,好容易鼓起抗争之心,他一个眼神我就立刻败北。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思想相对保守的人,毕竟是在相对封建的农村长大,只是现实让我明白一句话,底限这种东西,存在就是为了被打破的,我的身体远比思想更快地适应了叶先生的节奏。
我觉得自己在一天更比一天地依赖叶先生,他在我心中占据了一块不可动摇的地盘。我已经不再去想被扫地出门后怎样怎样。现在很好,我依恋他,他也喜欢我;他有他的工作,我有我的学业;我们的生活融洽合拍,还很有情趣。就是这样。
第23章 日记二十三
201x年六月,天气晴,有雾霾。
叶先生酷炫不解释。
叶先生投资的中医理疗馆确切地说更像是一个疗养院,会员顾客是固定的一些老年人,其中有一位是我认识的,谢老,就是在‘清韵’时我的第一位固定客人,也是温先生的外公。
我跟的老师是一位针灸方面的博士生导师,带了两个学生,加上我是第三个。这位老师是挂名在京都大学的教授导师。我不由得有一种转了一圈又回来的感觉,挺值得高兴。
有叶先生的面子在,老师和师兄们都没嫌我中医基础薄弱,平时教导尽心尽力。时隔四年重新捡起课业,我有点不适应。不过好歹当年也算一枚学霸,工作了几年心 xi_ng 也沉淀下来,适应几天找到感觉后,学起来也不算太累。
我的按摩技术在这里也算出色,偶尔会跟着老师为一些客人按摩。
养生馆的生活悠然,跟京都的快节奏格格不入,却又自成一体。这里的客人显然都是经过风见过浪的,或许从外表看不出来什么,但每每和他们交谈,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一种历经沧桑的智慧。古人云,五十知天命。能作为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生存到现在,他们每个人都很值得尊敬。
日子一天天地过,转眼小半年就过去了。我在养生馆学了不少东西,似乎也有很多感悟,又似乎没有,我也没放在心上。中途陈松打过几次电话,抱怨过几句许钺明贵人事忙都联系不上,同学聚会的事情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大火,筛沥,干炒,炝锅,文火,手中精心熬煮了四个多小时的汤汁一点点泛出 ru 黄的色泽,我倒出一盅后盖上盖子,小心地将整个砂锅埋进一边处理好的木碳里,起身洗手,然后端着倒出来的一盅去给教授看。
路上遇到谢老和一位老先生在树下下象棋,我点头致意,刚要走过去,就听谢老问了一句:“又是给叶家那小子熬得?”我愣了一下,点点头。
谢老是温先生的外公,我的事情他不在意但也瞒不过。只是谢老很少这样明了地提起叶先生。我 m-o 不着谢老的意思,犹豫了一下补充了一句:“您今天点的药膳再有一个小时就差不多好了。”谢老可有可无地点点头,见他没别的事情,我就有些 m-o 不着头脑地略一躬身后离开了。
到了教授那里,他对药膳的评价不错,我挺高兴。中医一些东西上手之后就发现很多都是一通百通。我跟着爷爷耳熏目陶十几年,再系统地学习就轻松很多,所以教授就加快了进度,现在是实践多一些,药膳是其中之一。每每有适合叶先生的药膳方子,我就挑出来给叶先生来一锅。今天的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膳方,养胃的,我酝酿了许久才最终动手,今天又可以带着一锅汤回家了。
晚上叶先生回来,我眼见着他看到桌上的药膳时嘴角抽了抽,忍不住笑。叶先生摇摇头,伸手把我揽过来:“呐,亲爱的,今晚又是什么灵丹妙药?”“养胃圣品,我熬了四个多小时。”我抬头冲他乐。
不知道是么时候开始,很自然地,我跟叶先生的关系就进了一步。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理科生,我其实不怎么相信爱情。我也不认为我和叶先生之间是这种存在于传说中的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