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面颊,眉眼因为强烈地痛楚而微微颤抖,战马轻轻挪动了头,蹭挨着他。

    他低声呢喃着什么,似乎是在叫战马的名字。

    惊风。

    惊风。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屏住了呼吸。

    年轻的将军缓缓抽出贴身的小刀,一下割断了战马的喉管。

    他的动作很快,它应该没有感受到痛。

    他抬起那双充血带泪的眼睛,正好看到人群中的戚少商。

    他正看着他。

    目不转睛。

    无悲无喜。

    人影若素,双眸成痴。

    ***

    后记

    其实太原在汴京之战之前都是没有失守的,是因为汴京之战后方才被割让给金。

    这一点写之前的那一部分的时候犯了个错误,这里就顺着错下来了,但是那一段太原血战的历史不应当略过。所以一定要说明。所以实际上完颜宗弼是没有参与这一战的,因为他一直在围困太原。但是,做这个调整其实是为了让这一战更艰难。而且完颜宗弼在之后的十余年才是宋朝面对的主要敌人,这里强行把他扯出来插个flag实属恶趣味。

    另外两万人打八千人在当时看来也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因为金人在之前的对宋作战中间基本可以达到以一挡三、四、五的水准。况且开封官军的战斗力之前也稍有提及。而李纲在靖康年之前不过是个兵部侍郎,手上真正的精兵不多。大多数还是之前被当成贩夫走卒门卫屠夫的官军,而精锐的西军正好已经被童贯调走。所以这一战的确是十分艰苦的。当然大当家的武力值我觉得一挡一万不行,一挡四五百应该问题不大。

    细节上面,宋钦宗开始也是动了南逃的心思的,这一点正如诸葛小花所言。但是这里不想再花篇幅解释这些和戚顾无关紧要的细节。钦宗留守开封全部是因为李纲的谏言,而正是在徽宗南逃之后李纲方才上奏,从兵部侍郎被晋为尚书右丞。这里仅仅只提到了他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从戚顾在黄河边拦截徽宗到顾惜朝入朝的这段时间至少是有三天的,可能文中的处理看起来有点像一蹴而就,这里强迫症患者也想做个说明。

    再者宋军在宣泽门击退金兵以后,第一次汴京守城之战并没有到头。而后金人包抄附近县城,东明一战宋将董有为击溃三千金骑斩杀金环三太子的故事便发生在这段时间。这一战一直坚持到种师道十万西军增援开封为止。但是之所以在这里就停下,因为意思已经到了。这个番外的名字叫做《飞》,为的也是告 we_i 小顾的那一颗不死的想飞之心,而他已经做到了。但是这个代价是疼痛的,且仅仅是一个开端。

    另外,四大名捕弃汴京而走其实有点不符合情理,但是我觉得他们都太像原子弹了,留下来真的太不合历史。所以虽然理由牵强,但是非走不可。而这个故事里也把温书的背景整个往后拖了十多年,所以很多地方不能完全和《说英雄》统一。

    对顾惜朝而言,整个故事从开头到现在,是一个他从前半生的失败与抑郁不得志的过程中渐渐站起来的过程。之前有姑娘说他在之前的某些时候表现的太过脆弱,这其实在我的理解里是必然,毕竟逆水寒一战他遭受到了一个很严重的挫折,并且险些一蹶不振,全身心都处于一个相对脆弱的状态,脆弱到他开始甚至不愿意承受戚少商的感情。所以直到这一篇番外,才算是他真正找回本心的一次爆发。或许一些人觉得他更适合成为运筹帷幄的谋士,可我更稀罕他笑傲风云横刀立马的豪情壮志。

    对戚少商而言,这个过程则并没有这么激烈。因为他一开始就已经被置于群龙之首的位置,作为一个好的领袖,他没有办法去质疑纠结太多,但是被一次又一次伤害过的信任带来的伤口却总会隐隐作痛。而在最开始他坚持再给顾惜朝一次机会,除了私心以外更多的是一种过人的胆识。他说,他要他做这一剂猛药。他可以不做,但做,必须要赢的漂亮。但是这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