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节(2/2)
现在他留下这些痕迹,其实也是想宽您的心,让您知道您没有失去他这个儿子。至于八弟,所谓缘生缘灭,人聚人散,走了,总还是会回来的。像您说的,活着,总比死了好,不是吗?”
康熙拍了拍胤礽的手,不再说话,一瞬间,看上去竟像是苍老了十年。
七月,康熙下旨,追封皇八子胤禩为“哲亲王”,谥“宪”,以亲王礼葬之,良嫔母以子贵,追封“良妃”。旨意一下,后宫前朝还是引起了一些动荡,康熙看着已经颁下去的两道圣旨,露出一丝苦笑道:“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就该先逼着他大婚,也不至于现在连个子嗣也没有。”看来以后只能找一个合适的宗室子弟过继到他的名下了。
八月初三,远在奉天的简亲王世子雅尔江尔当天晚上在书房里发现一个突然冒出来的盒子,里面装着一块上好和阗玉佩,上面绘着二十四星宿,雕工精致细腻,还附有一张纸笺,写道:“曾寻贺礼多日末果,只好亲试之,故人之礼,望不弃!”
雅尔江阿轻抚着盒子中的玉佩,落寞地叹了一口气,就这么神情木然地坐在椅子上。
就这么走了,一点痕迹也不留,真狠!或许,从一开始,他就该说出来,现在,一切都晚了。
作者有话要说:恩,我觉得,这个结局比较适合我文中的八阿哥。
他的CP,会在最后一章提到,咳,就酱。
99
99、新朝 ...
康熙四十年三月,康熙下令第三次南巡,皇太子留京监国,皇长子从旁协理政务,皇子中只带了四阿哥、九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康熙此次南下,除了安抚江南仕子,为来年的科举做准备,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新修建的河道上。
胤礽恭送走康熙后,忍不住冷笑,看来这次南巡,会掀起另一场风暴,他等着看戏就是了,他有预感,胤祉这一次,怕是真的要垮了。
贪墨治理河道的银子,本就触到了康熙的痛脚,而胤祉不但不认错,还将胤禩给扯了进来。胤禩出事后,康熙肯定恨死了那群官员,如今西北军情大定,准噶尔忙着内内讧争权无瑕他顾,那些人的好日子,绝对是到头了。胤祉这一年来安份了许多,但是他不动,不代表康熙已经忘了这件事。
回到毓庆宫,胤礽又重新盘算了一下各地的局面,发现大体上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总算是略略放心,于是又提笔写下另一封信,命人送去广东,示意那边的负责人先磨菇着葡萄牙的来使,慢慢地套出他们的用意。
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他想他的地下军火研究基地很快就能实施运转。
胤礽并不是第一次监国,他处理政事的经验已经是非常丰富,再加上近两年康熙开始慢慢下放一些权力给他,所以批折子审军情等工作他做得很顺手。
天气慢慢变热,进入五月后,从传迅的人口中和时间可以推算出,康熙快到了江宁一带。胤礽看着图雅哈递上来的折子,里面除了陈述康熙在江南一带的活动外,还附上他的关怀之情,嘴角微微勾起,下一次,就调图雅哈回京吧,在外面飘荡这么多年,是时候让他回来了。
胤褆一挑眉,凑到胤礽身边一瞧,脸色不自在地一僵,伸手覆盖在那本折子上面,语气酸酸的:“人都去江南了,怎么还这么罗嗦?你在宫里,还能出事吗?”
胤礽放下折子,笑道:
康熙拍了拍胤礽的手,不再说话,一瞬间,看上去竟像是苍老了十年。
七月,康熙下旨,追封皇八子胤禩为“哲亲王”,谥“宪”,以亲王礼葬之,良嫔母以子贵,追封“良妃”。旨意一下,后宫前朝还是引起了一些动荡,康熙看着已经颁下去的两道圣旨,露出一丝苦笑道:“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就该先逼着他大婚,也不至于现在连个子嗣也没有。”看来以后只能找一个合适的宗室子弟过继到他的名下了。
八月初三,远在奉天的简亲王世子雅尔江尔当天晚上在书房里发现一个突然冒出来的盒子,里面装着一块上好和阗玉佩,上面绘着二十四星宿,雕工精致细腻,还附有一张纸笺,写道:“曾寻贺礼多日末果,只好亲试之,故人之礼,望不弃!”
雅尔江阿轻抚着盒子中的玉佩,落寞地叹了一口气,就这么神情木然地坐在椅子上。
就这么走了,一点痕迹也不留,真狠!或许,从一开始,他就该说出来,现在,一切都晚了。
作者有话要说:恩,我觉得,这个结局比较适合我文中的八阿哥。
他的CP,会在最后一章提到,咳,就酱。
99
99、新朝 ...
康熙四十年三月,康熙下令第三次南巡,皇太子留京监国,皇长子从旁协理政务,皇子中只带了四阿哥、九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康熙此次南下,除了安抚江南仕子,为来年的科举做准备,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新修建的河道上。
胤礽恭送走康熙后,忍不住冷笑,看来这次南巡,会掀起另一场风暴,他等着看戏就是了,他有预感,胤祉这一次,怕是真的要垮了。
贪墨治理河道的银子,本就触到了康熙的痛脚,而胤祉不但不认错,还将胤禩给扯了进来。胤禩出事后,康熙肯定恨死了那群官员,如今西北军情大定,准噶尔忙着内内讧争权无瑕他顾,那些人的好日子,绝对是到头了。胤祉这一年来安份了许多,但是他不动,不代表康熙已经忘了这件事。
回到毓庆宫,胤礽又重新盘算了一下各地的局面,发现大体上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总算是略略放心,于是又提笔写下另一封信,命人送去广东,示意那边的负责人先磨菇着葡萄牙的来使,慢慢地套出他们的用意。
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他想他的地下军火研究基地很快就能实施运转。
胤礽并不是第一次监国,他处理政事的经验已经是非常丰富,再加上近两年康熙开始慢慢下放一些权力给他,所以批折子审军情等工作他做得很顺手。
天气慢慢变热,进入五月后,从传迅的人口中和时间可以推算出,康熙快到了江宁一带。胤礽看着图雅哈递上来的折子,里面除了陈述康熙在江南一带的活动外,还附上他的关怀之情,嘴角微微勾起,下一次,就调图雅哈回京吧,在外面飘荡这么多年,是时候让他回来了。
胤褆一挑眉,凑到胤礽身边一瞧,脸色不自在地一僵,伸手覆盖在那本折子上面,语气酸酸的:“人都去江南了,怎么还这么罗嗦?你在宫里,还能出事吗?”
胤礽放下折子,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