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战火中挣扎啦。”

    折而向北,过了一岭,只见古柏三百余章,皆挺直端秀,凌霄托根树旁,作花柏顶,灿若云荼。郭襄正自观赏,忽听得山坳后隐隐传出一阵箫声,心感诧异:“ 这荒僻之处,居然有高人雅士在此弄箫。”

    她幼受母教,琴棋书画,无一不会,虽均不过粗识皮毛,但她生 Xi_ng 聪颖,又爱异想天开,因此和母亲论乐、谈书,往往有独到之见,发前人之所未发。这时听到箫声,好奇心起,当下放了青驴,循声寻去。

    走出十余丈,只听得箫声之中杂有无数鸟语,初时也不注意,但细细听来,箫声竟似和鸟语相互应答,间间关关,宛转啼鸣。郭襄隐身花木之后,向琴声发出处张去,只见三株大松树下一个男子侧卧,腰悬木剑,身披敝袍,身周树木上停满了鸟雀,黄莺、杜鹃、喜鹊、八哥,还有许多不知其名的,和箫声或一问一答,或齐声和唱。

    郭襄心道:“妈说名谱之中有一曲《空山鸟语》,久已失传,莫非便是此曲么?”

    听了一会,箫声渐响,群鸟却不再发声,只听得空中振翼之声大作,东南西北各处又飞来无数雀鸟,或止歇树巅,或上下翱翔,毛羽缤纷,蔚为奇观。那箫声清亮,竟洋洋有青天一碧,万里无云之象。

    郭襄心下惊奇:“这一曲却是最寻常不过的<碧霄吟>。此人竟能以此曲集鸟。”忽闻琴声淙淙,自身后郭襄遥遥相合。那人面上难抑惊喜之色,转头向郭襄的方向看来。郭襄见这人长脸深目,瘦骨棱棱,约莫三十岁左右年纪。她向来脱略,也不理会男女之嫌,从花丛中走了出来,笑道:“适才听得先生雅奏,空山鸟语,百禽来朝,实深钦佩。如此绝世之箫,又有绝世之琴相合,我今日真是耳福不浅。”

    那人见郭襄手中无琴,却是个妙龄女郎,哈哈笑道:“小妹子,我不过是俗人一个,这箫声非为自娱,只为寻人,你太过抬举我了。”

    郭襄何等聪敏,瞧出这人答得爽朗,却禁不住四处张望,当即笑道:“原来如此。这位大哥,祝你早日得遇故人。”抱拳为礼,转身走出松谷。

    只听松谷之外,溪涧以南,悠悠传来两下琴声,似是问候,又似送客,郭襄不由驻足细听。那琴声甫歇,箫声便又自从松谷之中发出。这回却是连郭襄也听不出曲子来历。这箫声初时悠扬动听,情致缠绵,但后来箫声愈转愈低,几不可闻。

    郭襄“啊”了一声,不由想到:“操琴之人既然未能相合,想必便不是那弄箫客所寻之人了。那弄箫客原以为寻着了人,却是弄错啦。所以他心中沮丧,不觉竟将箫声也低了下去。”

    一念及此,郭襄不觉前行三五十步,仰头望先前那作花柏顶的凌霄。箫声轻轻呜咽。那一树凌霄,灿若云荼,始终在这深山老林里自生自灭,这世上的人心,却如浮云一般聚散不定。

    她转而又想到,弄箫客也不知走过了多少地方,遇见过多少知音,又失望过多少次。也许他这一生,都如同自己一样,纵然仗剑逃生,终是家国并失,身心两疲,再也寻不回襄阳战前的情怀。

    那箫声极低极低之处,琴声却又响了起来。琴箫交错,自有章法,曲调固然古雅难得,极是动听,琴箫一问一答之间所渐露的和悦相契之意,涔涔如春水回暖,皎皎似芙蓉新绽,却是更为怡人。

    郭襄喃喃自语道:“可教那位怪箫客寻着啦

章节目录